浅谈传统文化“孝”

  若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挑选出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来说,个人认为,非“孝”莫属了。

  中国很早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观。

  孝,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以血缘为纽带,凝聚家族成员的关系,为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起源上来看,孝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这和对祖先的崇拜,有着直接的联系,对已经去世的祖先,进行祭祀成了孝的基础构造。

  什么是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依据小篆的字形结构,把孝解释为“善事父母者”,认为它是“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若是按照伦理道德方面的理解,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用善意的思想,实际的行动,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老了后,能够生活幸福,死后能入土为安。

  《论语·泰伯》中有记载,孔子对于大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的赞辞,可以看出端倪来。这就说明,孝的含义,明显地要大于“善事父母”。

  那么,为什么对祖先的祭祀,与“善事父母”,这两种在具体内容上看来,并不完全相同的行为,都可以被归结在孝的德目之下呢?

  这是因为,它们归根结底,都体现出不忘本的精神,这也是孝的本质。

  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社会长期处于封建制度,特别是自宋朝之后,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们,把“孝”加以扭曲,把“愚孝”当作道德楷模,把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来作为道德上的教条,把压抑人性,作为“孝”的本质,使“孝”偏离了原来的初衷。

  

  青铜时期初始,共主变为天子,有了阶级后,为了维护统治的正统性,把天当成了崇拜的对象,而死去的先祖,也拥有福佑后人的力量,自然也开始备受重视。

  到了夏朝,开创者大禹,被后来的王朝,形容成虔诚的孝子。殷商时期,孝同样是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伦理道德,开始左右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到了周朝,将鬼神进行整理排序,而孝文化也迎来快速的发展时期,孝文化的原始典籍,几乎都是出自周朝。

  到春秋时期,儒家学派把“孝”进行总结和解释,使其形成孝文化。孔子及其弟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论语·学而》中有云:“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孟子》则把与孝相关的“父子有亲”作为“五伦”之首,列于“君臣有义”之前。

  等到了汉朝,独尊儒术后,《孝经》直接把一切道德,统统归于孝之下,认为孝才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从此以后,孝被确立为道德中的“元德”。

  

  戴圣编的《礼记》,强调齐家才是治国和平天下的基础,这给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汉实行“举孝廉”,只有具备了孝的德行和名声,才可被推举出来做官。

  而有了做官加成后,争相行孝者众多,为“行孝”,而惊世骇俗者不在少数,弄虚作假,骗取名声官位者多得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孝成为世俗道德和文化的最高标准。

  等到了魏晋时期,孝更成为排除异己,打压敌对势力的政治手段。如司马氏杀竹林名士嵇康,就是以“不孝”为罪名的。

  在封建社会的鼎盛和衰落时期,孝被统治阶级大力宣扬,逐渐走向极端和愚昧化。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口号,居然被视为真理。从此父子之间的关系,从亲情关系,演变为上下等级关系,孝也从真情美德,演变为维护“父权”“君权”的工具。

  

  但当到了近代时期,孝的历史命运,终于迎来了逆转。清代晚期,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孝就是束缚百姓自由,阻碍社会进步的罪魁祸首。

  因此部分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批判封建孝道,到了五四时期,加上社会大事件的原故,这种批判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

  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作为封建社会的忠孝,自然成为被打倒的对象。正是这种极端非人道的愚孝,才导致近代知识份子,对孝道的批判。

  但孝是我们传统美德的起点,不管是维护社会稳定,还是提高道德素质,它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所以不论在何时,对“孝”文化,我们都应该正确理解,大力弘扬,对此您什么独特见解,欢迎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

  《论语》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著

  《孟子》战国?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礼记》汉?戴圣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