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一味创新对艺术的危害非常大(附精彩视频)

  

  芦苇,著名电影编剧、导演。1950年生于北京,从小在西安长大,下过乡,种过地,做过工人,在家待业学过画画,1976年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先当了两年炊事员,后改做绘景、美工。1982年,一部《魂系蓝天》开启了他的电影编剧生涯,先后担任电影《最后的疯狂》《疯狂的代价》《霸王别姬》《活着》《星塘的阿芝——齐白石的故事》《等待》《图雅的婚事》《赤壁(上)》《白鹿原》《狼图腾》编剧。

  

  从七八岁就开始看戏的芦苇,看过戏曲研究院很多名家的戏,甚至碗碗腔《借水》刚从皮影戏搬上大舞台时,也去看过,从王毓娴、李瑞芳、杨荣荣,直到现在的任小蕾都看过。传统戏恢复上演后经常借看望朋友的名义跑到研究院蹭戏看。艺术的魅力是深入骨髓的,小时候对陕西地方戏的入迷,也培养了芦苇对其他剧种如昆曲、京剧等的兴趣,他说他是“研究院培养出来的超级戏迷发烧友”。娱乐时代对影视的选择远不像对戏曲那样首鼠两端,犹疑不定。当代人眼里的戏曲与影视,似乎已成为问题的纵向维度,然而真正的艺术之间是相通相契的,让我们听听一个电影人的秦腔心声——

  

  

  

  

  在传统文化方面,我是一个纯粹主义者、保守主义者。戏剧改革所着眼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其内容与形式的脱节。齐如山先生在进行京剧改革时曾说过,改革是可以的,但是改革必须要有出处。这是对古老艺术形式一种比较尊重的态度。戏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一旦改革,这些东西可能就荡然无存,秦腔的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改革是为了增强一种艺术形式的魅力,如果改革后它的魅力丧失掉了,那还不如不改革。

  

  关于民族戏曲的创新说法,有待商榷。一味创新对艺术的危害非常大。创新本身不是目的,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传统的东西推出去,让今天的人更乐于接受。如果将创新定位在这一点上,那么创新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否则就毫不可取。创新有时非常危险,一旦不到位,就会弄得不伦不类,成为怪胎。有时候,一种艺术形式甚至是不能改变的,一改它的艺术生命就终结了,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审美惯性。西方17世纪的歌剧,和今天的歌剧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但是并没有妨碍它在观众中的接受程度。我觉得秦腔也类似,秦腔更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好好保留下来。陕西地方戏曲剧目丰富,流传至今的有许多经典传统剧目,都是千锤百炼后的精华,我们要花大力气做的,首先是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任小蕾《桃园借水》

  来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戏剧研究文选》

  编辑/刘军??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