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Hi!论坛“火花碰撞”,畅想乡村美好未来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李京生

  

  郭海鞍

  

  沈高洁

  

  孙倩

  

  顾守柏

  初春时节的奉贤区四团镇大桥村,田园青葱、菜花金黄,艺术装置“风向标”在田头迎风飞扬。3月25日,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第一期(总第22期)SEA-Hi!论坛,围绕乡村振兴,以“田园筑梦,乡遇美好”为主题,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学者,齐聚农田旁的“农家小院”,畅想乡村美好未来。 这座“农家小院”不同寻常,是市规划院打造的全市首家乡村振兴实验基地,通过“乡村振兴实验室+试验田”的多元复合模式,搭建起“乡村规划师家园”。 乡村振兴,规划助力。2021年5月,市规划院牵头推进市乡村责任规划师工作,组建覆盖全市所有涉农地区的乡村责任规划师团队,打通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从规划视角看,乡村振兴规划还存在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短缺,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相对薄弱等难点。 因此,在大桥村设立实验基地是突破痛点的一次尝试,鼓励规划师走出办公室,到田间地头开展“脚上带泥、鞋上沾土”的规划和研究,形成在地化、陪伴式规划。这里,是乡村责任规划师的驻地服务场所,可倾听村民日常诉求和意见,解答规划设计,宣传政策导向,开展公众参与、田野调查、基层服务、研讨培训。大桥村乡村振兴实验基地是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的第一步,也是乡村发展的一个固定观察点,启动至今,变化已悄然发生。探索“乡村+科技”,邀请同济大学景观学院和上海建工环境科技公司团队进驻,开展智能化土壤与水质监测、低碳技术等应用场景探索、乡村社区生活圈打造、生态修复等科学研究。 融合“乡村+生态”,实验室西面有4亩“试验田”,不仅可以开展农作物种植实验,如有机水稻、抗旱水稻、彩色水稻等,还可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碳排放和固碳能力监测,生态修复技术探索等。 植入“乡村+艺术”,量身定制的特色雕塑、墙绘都在网络上形成一定热度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为大桥村引入了鲜活的艺术场景。 以大桥村为起点,市规划院还将持续在青浦、松江等其他涉农地区选址建设实验基地,在更大范围推动乡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设计等规划,开展空间艺术季、乡村振兴先锋论坛、技术培训和学术沙龙等特色活动,为上海乡村规划和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美丽乡村价值的发现 李京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顾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建设“美丽乡村”,不是为了美而美。虽然每个人对美的价值取向不同,但对真正美的事物都会产生共鸣。 乡村的“美”首先是人类利用自然元素创造出来的和谐之美,是通过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多元价值实现的。当下,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双向需求,这将会给乡村的发展带来诸多机遇,进一步丰富乡村的产业结构,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为“美丽乡村”注入更多的新元素。但是如何将这些新元素有机融入美丽乡村的建设,在继承传统农耕文明智慧的同时,使美丽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那么“美”和产业如何互动,如何通过“美”来增产、增值和助力乡村振兴呢?上海的村庄都是大都市一小时生活圈的城郊村,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城郊村功能复杂,要承载城市部分功能转移、市民需求;农民兼业化程度非常高,收入多元、技能多元,已经从单一的农业发展为多元产业。上海郊区的乡村,不但是城市生态服务的一部分,传统农耕文明的展示区,同时还是发展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场所,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一个多元参与、共同成长的实践过程。 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地方更适合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是一种宏大的农业景观和生产的场景,形成的大地景观具有整洁和有序之美。 在临近山区的农村,因为耕地分散,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不能完全用工业化的思路指导农业,需要从多方面开发村庄价值。比如山西某村,无法进行大面积耕作,适合小面积种植一些耐旱杂粮,然而即便如此,这些种植的粮食和水果也会被野猪、野兔、喜鹊等野生动物吃掉,造成农业减产。通过规划思路的调整,将部分种植园地开放出来吸引野生动物,使野生动物的出没变成景观,吸引城里人来观看,同时,鼓励村民经营一些饭馆、民宿实现增收,把一产和三产有机融合,把自然资源变成收入,这就是“美”的价值发现和实现过程。 总之,乡村的“美”首先源于自然,人工附加物与自然相关的生产生活构成了乡村的整体面貌。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美的建设过程,更是美的发现过程,这个过程不但可以延伸乡村的产业链,促进多元价值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农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加自豪感,积极地投入到美的发现和创造中去。 陪伴与深耕:乡村微介入实践与文化复兴 郭海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城镇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秘书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科技委农房与村镇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十年前,我真正走入乡村,在走过1000多个乡村并在20多个村开展了实践后,我发现乡村建设问题最后绕不开“文化”二字。乡村风貌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不认可本地文化。残破的村落、土坯房、老民居、特定时期的建设痕迹,在规划建筑专业人的眼里可能有历史保护价值,但生活在那里的农民自己住得不舒服,他们宁愿在土坯房上贴上瓷砖翻修。因为在他们心中,那些是贫穷和落后的象征。 乡村振兴不可心急,要用微介入的手法,长期地陪伴,像“扎针灸”般从一个个点位上治愈乡村。 江苏昆山祝家甸村,我在这里进行振兴实验已有8年。祝家甸村最初空置率很高,当地政府希望把环境整治好,但人都走了,给每家每户刷墙没有太大价值,我们建议把资金集中起来做出特色亮点。村庄有座古砖窑,我们以此为微介入点,花费百万改造了古砖窑的上半部分,慢慢地,人多起来了,我们又结合政府、村庄、游客的需求,改造了砖窑下半部分,增加有空调的会议室、咖啡厅,在周边建设了餐厅。人来了,人多了,为了让他们能留下来,周边还建起了民宿、博物馆等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乡村风貌变了,人气变旺了,村民开始自愿出资改造房屋,还以我们的项目为蓝本,改造成中式风格的民宿,逐步培育文化品位。各方积极性都被带动起来,这就是我们要的乡村振兴。 西浜村是昆曲发源地,这个近郊村最初的状态不好,村庄被拆得七零八落。我们就用很轻的结构去盖房子,不用重机械操作,所以没有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村民起初觉得房子不好看,我们就让他们回忆小时候熟悉的房子样式,再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去实现、去表达传统。和房子一样,戏曲艺术也要创新,以符合当代人的形式吸引大众注意力。昆曲表演在这里变化为沉浸式体验,演员在实景里走,和观众互动,让大家觉得很新奇。通过我们的努力,村子被保留下来了,乡村肌理得到了修复,昆曲在600年前诞生的地方再次响起,村民开始思考小时候的房子,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新的认识,并以昆曲发源地为豪。 我陪伴西浜村近十年,现在我还在这里修桥、修路、修厕所。我希望乡村建设从轻微介入开始,从很小的设计慢慢陪伴乡村复兴。 为乡村搭座“桥” 沈高洁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规划设计分院规划总监、嘉定区徐行镇伏虎村乡村责任规划师 比起普通乡村规划师,乡村责任规划师多了“责任”二字,也多了一份职责叫“连接”,连接农村与都市,农民与决策者,自然馈赠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规划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画老百姓看得懂的图。在农村,即便说的是普通话,很多人都未必听得懂。农村老人文化水平较低,做村庄规划的调研,就会碰到村民语言不通、文字不识、表达不清等问题,不能一味追求效率,简单发发调查问卷,而需要我们耐心地倾听这些人的声音。2018年开始,上海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规划,打造出很多“示范村”。我们在回访时,看到有些村规划的农家书屋已经落成,但大门紧锁。因为,村里很多年轻人不在,老人不习惯在这里看书,而且人手不够无法维护运营。 乡村规划人才的现实困境就是懂农业的人不懂规划,懂规划的人不懂农村。我们需要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昵称“懂爱爱”。2021年,上海招募首批42位“懂爱爱”,作为乡村责任规划师,提供在地化、陪伴式的服务。 在地化,就是要“熟”。我去对口服务的伏虎村调研,和一位老婆婆闲聊,她又带着我和邻居们聊天,慢慢地,我就认识了更多人,他们也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心扉。有同行建议说,与其和他们正儿八经坐在会议室里开会,不如一起蹲在田间地头聊聊。 陪伴式,就是要“久”。在大桥村的乡村振兴实验室,乡村责任规划师们每周两次驻村办公,有村民问能不能进来看电影、跳广场舞,我们就因势利导增加了相应的公共服务功能。未来还要结合村民的诉求和意愿,慢慢地做微改造、微更新,真正做到陪伴服务和共建共享。 要做好乡村责任规划师,首先得做个村民,一定不能觉得自己是指导工作的专家,而是代入村民视角,理解他们的诉求,为他们发声,逐渐打开认知,改变思维方式,这是更加可持续的“药方”。 所以,乡村责任规划师队伍的建设是对乡村规划工作的再认识、再思考和有作为,标志着乡村规划进入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阶段。我们的作用就是连接,是桥梁和纽带。 用艺术力量催动乡村振兴 孙倩 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瀚和文化创始人 “大地艺术节”是指由日本艺术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创立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及其一系列“地域性艺术节”。经过20多年的实践,“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或许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户外当代艺术节,也成为用艺术带动区域、乡村振兴的世界性案例。大地艺术节是“地域性艺术节”的代名词,而非狭义的“大地艺术”。 中国的“大地艺术节”,不是简单地照搬复制和移植,而是基于本土文化、国情、社会发展需求的探索,用国际经验加上本土创新讲中国故事,助力乡村振兴。8年来,我们不但传播地域性艺术节的理念,更致力于实施基于本土创新的中国大地艺术节。“大地艺术节”本质上是一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以文化艺术带动地域振兴的系统工程。艺术在大地艺术节中,是介质、工具和方法,是释放本地价值的放大器。为地方服务,让地方受益,与本地共建、共创、共享合理良性的互动关系,是外部资源和团队扎根地域的根本。 “艺术在浮梁”项目位于浮梁县寒溪村,村庄很美,有山有茶。在2021年春秋两季展期中,展出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27位艺术家创造的27个艺术项目,无论是户外作品还是室内作品,绝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艺术的发生,给村子带来的变化很大,也让慕名而来的游客了解并热爱上寒溪村。所有志愿者来自本村,他们以真诚、热情、淳朴的讲解为来自全国的游客介绍家门口的艺术作品。 筹备了近一年半时间的首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于2022年11月在南海区西樵镇举办,覆盖176平方公里,分布在8个区域,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加,创作出73个艺术项目。如果想把艺术节从容地走一遍看一遍,至少要三天,提升了游客的黏性。艺术节采取“正展期+日常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运营。通过全域性覆盖,逐步带动区域发展。 我们总结了地域创生的5个经验: 1.持续的文化挖掘,塑造文化力,让地域更有魅力; 2.通过艺创开发,让艺术赋能本地产品,提升竞争力; 3.优质引商,创造增量,优化本地文旅产业生态; 4.参与人居环境提升、公共设施提升等有品质的“美丽打造”; 5.通过志愿者与青年人的参与,培养社群,建立人的连接。 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关注和参与 顾守柏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规划处处长 自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大家对乡村关注度很高,产生很多期望,但在具体路径上还要继续探索。每个村、每个镇、每个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不一样,历史文化积淀不一样,产业基础不一样,社会民风也有特殊的要求,所以每个地方的发展路径不同。 乡村振兴除了交流专家提出的“亮点”工程外,更需要关注无数的细节工作,包括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老龄化养老问题、社会服务问题、乡村产业发展等问题。 在上海,近年乡村振兴从规划层面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是,率先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二是,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三是,制定了乡村振兴规划资源支持政策,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四是,完成了乡村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乡村应有多方关注、多方参与,仅仅在规划建设层面,就需要很多建筑设计师、生态景观设计师、艺术家等参与其中,他们利用乡村空间,点亮乡村空间,并挖掘乡村的空间价值。同时给村民、当地镇村干部带来思想变化,提升外界对乡村的关注度。 农业将是乡村振兴未来重点发展的内容,特别是都市现代农业,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形式,提高原有农田的产值和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高效设施农业的方法,比如说楼宇种植、玻璃温室种植等。另一方面,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对农业进行绿色化、有机化改造。此外,品牌化也是一种方式。毕竟,乡村振兴最大的空间还是农业空间,有效利用之后既能够成为风景,又能够成为经济产出的主要载体,更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