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地名来历再辩

  阳信梨花

  2023年2月11日,我在《齐燕史话》首发了《阳信地名来之辩》。创作的冲动因子就来源于我的微信好友阳信地方文化学者李观伟老师,因为2月6日李老师把阳信首届地名文化论坛的文章发到了武定府历史文化群,我看到才想起查一下阳信地名的由来。没有到我的文章一发,李老师心有戚戚,接连写出三篇大作《阳信文史新论》(一)(二)(三)。李老师多年参修《阳信县志》,手中资料丰富,考证颇多。作为一名史志人,一名文化人,为阳信地名潜心研究,深究深探,不盲从,不臆造,这种精神与那些为地方编造假故事的人,可谓天壤之别。据说、据传、据记载都是文史人一定不认可的,引证一定写明出处、作者。陵县之厌次、商河之许商这二项假说都给当地文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阳信地名的韩信屯兵说也给阳信留下了雕像、广场、桥梁等名,在当下这个世风,正名、说真话需要何等的勇气。仅此一点,我相信李老师秉笔直书,包容并蓄,是真正的史志人。

  首先,我非常赞同李老师“阳信得名与韩信无关”的观点。从《史记》来看,没有韩信到过阳信的记载。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了韩信的行军路线,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于是信然之,从其计,遂渡河。齐已听郦生,即留纵酒,罢备汉守御。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菑。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烹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请救。韩信已定临菑,遂东追广至高密西。楚亦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救齐。

  汉高祖为什么对韩信起了杀心?在郦食其与齐王田广已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本来齐国已和平解决。和平解决避免了战争,避免生灵涂炭,避免百姓受难。但韩信争功心切,致使将士丧命、百姓受难,郦食其作为刘邦屡出奇计,作出了巨大贡献,却因韩信为个人争功而失去性命。《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韩信攻齐,对君不忠不执行刘邦命令,陷齐民于水火,陷郦食其于油锅,对齐民不义、对齐王不信。是不善、不义、不忠、不信之举,所以韩信的信不讲信义的,没有信用可言。虽说兵不掩诈,但基本的规则还是要讲的。

  其次,我亦认为李老师有关“信水之阳”的论证材料丰富、结论准确。信水太小了、太短了,承载不起阳信这二千年的大美地名。

  《阳信文史新论》(二)中指出,《水经注》中马岭城是厌次县的马岭城,非汉时阳信,后来把城在河曲之中,进而作为河之阳,都是来源讹传、都是没有放在一个动态的历史朝代进程中去考察。可以说李老师把有关阳信地名的历史著作都引用了,说明了信水之阳的说法的是如何演变的,论述极为可信。我觉得应该补充的是康熙《阳信县志》对于成河、钩盘河都叫信河,二河之说,令人不解。正如现在一般说法,信水之信和韩信之信二说自相矛盾。二者必有一假,或者二者都是假。

  关于《阳信文史新论》(三)中提出了新说“信宿之城说”,也不能表示完全同意。信宿之说,可作为信城来历,但不能作为阳信来历。秦始皇东巡三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距离汉高祖的时间是很短的。

  以信作为封号,有褒扬的含义。

  信是美德,仁义礼智信五德之一。《左传》守命共时之谓信。周天子封八百诸侯,共同执掌天下。

  秦侯无封地,汉关内侯也无封地。查秦汉之际,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又有文信侯吕不韦,汉时有成信侯张良、武信冯毋择、建信侯娄敬。这些侯都有信字,都有褒扬之义,都是皇帝所赐美名。

  具体到阳信来说,阳本义是高、明之义,阳信更是形容这个人高尚、明理、可信。阳信侯刘揭名列公卿,典客职责相当于政协主席,虽不比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但也是位高权重,是汉文帝即位所封的第一个列侯。阳信侯也是历史上目前文字中所能查到的最早的阳信历史资料。

  《史记》《汉书》足可证刘揭之伟功、阳信地名之大美。

  作者:史学军,北京市西城区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理事,溧阳史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多篇历史地理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