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所“双一流”,发Science!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分别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键,在于效率和寿命。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低成本、高光电转化效率等优势,被誉为光伏领域中的颠覆性技术。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认证效率已经达到了25.7%,可以与晶硅电池相媲美。然而,制备出满足于商业化要求的高效、长寿命钙钛矿太阳能组件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活性层、空穴传输层及关键表界面的物化特性和电学性能是影响器件性能的核心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牵头并联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采用分子工程策略设计了多系列功能分子,系统研究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吸收层、空穴传输层及器件关键表界面的光电性能退化机制,有效增强了上述核心功能层及界面的电学性能和稳定性,显著提升了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工作寿命,为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一颠覆性光伏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重大技术支撑。

  相关成果于今年一季度陆续刊登于《科学》Science、《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干旱事件频发,这其中,有一类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骤旱”也愈加频繁与强烈。骤旱是否会成为一种新常态?又是由何种原因导致的?科学家们给出了答案。

  4月14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袁星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刊发研究长文,指出在过去64年中,全球干旱正在经历由缓旱向骤旱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显著相关。未来,迅速爆发的骤旱将成为全球增暖背景下干旱的“新常态”,该文章被选为同期亮点成果。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6301)。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