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没有校址的学校 我在南昌读师范(散文)

  

  作者 万俊华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我便从永修附坝工地上赶回了家乡——南昌市郊区罗家镇货场村参加考试,如愿被第一志愿——南昌师范学校录取了。我重又搭上回到学生时代的“末班车”,开始走上自己实现理想之路。

  当兴致勃勃地来到指定地址报到后,我才知道,因为录取人多,这个学校在南昌、新建两县各开了一所分校,我便被分在南昌县分校。说是分校,其实,这完全是一所没有校址的学校。如果当初有人问起这个学校在哪儿?我敢说,这所学校你还真是在地球上都找不到。

  一片靠在南昌县莲塘三中边上的荒地,校长夏侯泉仁说: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学校。在荒地上是不能上课的,于是,我们这一届学生只能暂且租借在莲塘一中(英语班、数学班)教室和三中(理化班)的一个大会议厅上课。

  要在山冈上建起一座学校,谈何容易?这下可苦了我们这届学生了。建校舍要下砖、浇水泥、平地、送水等等,这些人力活全都由我们这些学生代劳。一天下来,劳动之事至少有七、八次之多。有时课上到一半,一车砖来了,我们就要停下课去帮运转到指定地方。这样一来,我们的上课时间就让劳动至少占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实际上,在这儿我们相当于是实行半工半读,也就是在上课、停课劳动、上课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学习环境中,伴随着学校教学大楼一块茁壮成长起来的。临到毕业时,白手起家的学校,建成的几间平房校舍倒也小有规模。

  每天早上起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做早操、跑步。由于平时得到了锻炼,后来学校举行长跑马拉松比赛时,我还荣获过第2名成绩。

  那个年代大家就连吃饭都成问题,学习又谈何容易?好在学校有点儿补助,16块钱的伙食费,勉强可以维持我在学校的吃饭。

  住在山冈上,生活很闭塞。附近不远处有家玻璃厂,玻璃厂有户人家有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每当晚自习时,我和张永惠、刘建平等同学总是会以上厕所为名向班主任梅全正请假溜出去,走上十多分钟,悄悄来到玻璃厂生活区,隔着人家的玻璃窗口,偷着看电视。

  尽管屏幕上有些许雪花点,看起来较费劲,当时日本的《望乡》和印度片《流浪者》等电影画面隔着玻璃窗总是有些影影绰绰的,但这倒也是我们当时难得的一项娱乐活动。

  周末回家,30多里的路程,没钱买车票,回家的路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双脚去“丈量”,我们称之为“11路车”。

  又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下课后,我和家与我相邻的数学班同学王令平相约同行。随着夜幕的降临,我从斗门来到莲塘镇街上与王令平会合,从八一乡沿着连接家乡的赣抚平原水渠漫步于田埂小道,向谢埠街方向进发。直到晚上10点多钟才能到达罗家镇货场村家中。

  周日,在相同的时间走着相同的路线,伴随着洒满的星光,我们俩又赶回了学校。要说起来,徒步行走,与其说是受苦,倒不如说是一次快乐的旅行。因为沿途的自然美景,田园风光,总是能让我们陶醉其间,不舍离去。就像我的求学之路,尽管遇到有很多困难,但美好的希望就在前头。

  后来的一天,万建华同学骑了一部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来学校,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记得当时刘省妹同学一看到这辆自行车就叫了起来:“好一部崭新的足踏车”。于是乎大家从此就不再叫他的名字,笑着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足踏车”。

  到了1979年下半年实习期间,我被分到罗家乡中学,担任初三(3)、(4)两个班的化学课程教学任务。在这一片新的天地里耕耘,我的心中总是充满着好奇,新鲜、阳光和甜蜜。新的生活,新的角色,让我由原来的一位学生变成了老师,这种圆了我儿时梦的生活,真的让我感到无比的开心快乐。

  是的,从学生变为老师,这不仅让我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更看到了我们祖国的希望。因为,我的学生与我当年为学生时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好学向上,目的明确。都想把多学习一点科学知识当作将来能为社会多作一份贡献的奋斗目标来努力。

  这时的我教得很坦然,很认真,学生们学得也非常刻苦。在这样的校园里,我清晰地看到了处处都充盈着浓浓的学习氛围。

  此事一晃40多年就过去了,社会改革开放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段搭上“末班车”的记忆,却永远地珍藏在了我的心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