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尚在,为何刘禅会在诸葛瞻被杀的那一刻投诚?

  姜维尚在,为何刘禅会在诸葛瞻被杀的那一刻投诚?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家,是成功建立蜀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刘备的邀请下,诸葛亮三次离开他的农村老家。为了报答刘备的恩情,诸葛亮开始了为蜀国献身的生活,不幸的是,他没有活到最后。

  三国时期是由诸葛亮以前的对手司马懿的后人结束的。与司马懿、司马昭和司马炎的后人不同,诸葛亮的后人诸葛瞻的情况要差得多。

  莫非诸葛亮的弟子姜维坐镇军中,维持四方,但当诸葛瞻死后,刘禅立即投降了?

  诸葛亮留给姜维的遗产

  姜维曾经是魏国的大将,后来投降了,成为诸葛亮的弟子,是诸葛亮之后唯一与魏国作战的蜀国大将,他对蜀国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

  姜维在诸葛亮的教导下也未能成名,因为他很早就暴露了自己的才能。

  

  在诸葛亮第一次远征中原北部时,只有姜维注意到了诸葛亮的演习,并对他进行了伏击,几乎活捉了赵云,但不幸的是,将军们并不完全信任姜维,作为诸葛亮反击战略的一部分,他最终被迫向诸葛亮投降了。

  诸葛亮当时没有子女,所以当他看到姜维时,非常惊讶,认为他可以取代自己的位置,并仔细教导他,把他一生的军事知识全部传授给他。

  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是对的,姜维确实接过了蜀国的大旗。

  最精彩的是,当姜维在祁山包围邓艾,准备一举消灭他时,远离朝廷的黄皓担心姜维居功至伟,向刘禅建议姜维撤兵。

  面对种种内忧外患,姜维仍然忠于蜀国,忠于丞相托付给他的愿望,继续留在军队中保护蜀国。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诸葛亮46岁时生下了诸葛瞻,但诸葛亮忙于北伐,没有太多时间教导诸葛瞻,于是他请蜀国的一位大儒来教导他。

  诸葛瞻作为神童而闻名全国,并被称赞为将来要追随诸葛亮的脚步。

  在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病在五丈原去世。临终前,诸葛亮留下了著名的《诫子书》,以履行他作为父亲的最后职责;毕竟当时诸葛瞻只有8岁。

  17岁时,诸葛亮在蒋琬和费祎的授意下,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为刘禅身边的马车夫,后来又被任命为骑兵队长。

  作为诸葛亮的儿子,他身上有某种光环,再加上诸葛瞻自己的力量,他的权力不断增长。蜀国人民一直尊敬诸葛亮,认为他是成就国家的人,所以尽管他已经不在了,我们仍然怀念他,每次国家出台政策,人们都说是诸葛瞻想出来的。

  

  毕竟,作为诸葛亮的后人,他一定很有能力。慢慢地,诸葛瞻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开始享受这种感觉。

  诸葛亮任命的辅佐他的大臣蒋琬和费祎去世后,姜维开始接手,但由于姜维正在北伐,朝廷的权力落入尚书令陈珪和大太监黄皓手中。虽然诸葛瞻才华横溢,但他无力反对朝廷的政治变革,而刘禅只顾着享乐,所以他在这里的事业只持续了十年时间。

  后来,尚书令陈珪病逝,诸葛瞻趁机向太监黄皓表明了自己的心意,黄皓愿意与他合作,取得胜利。

  姜维得知陈珪奉尚书之命去世后,回到了成都,朝廷的大部分权力都掌握在黄皓和诸葛瞻手中。

  黄皓和诸葛瞻警告刘禅,姜维是个军国主义分子,希望有人能取代他的位置,但令他吃惊的是,姜维带着数万人直奔西北,在远离朝廷的沓中屯兵,因为他开始准备再次北伐。

  

  公元263年,司马昭兵分三路攻打蜀国,邓艾两军各领三万人,将姜维的五万大军堵在沓中屯兵,使其失去支援,而钟会则率领十万大军对汉中这个蜀汉的重要薄弱地区进行了致命的攻击。

  面对这种危机,姜维处于观望状态,刘禅不得不依靠诸葛瞻率军攻打他,但诸葛瞻长期生活在宫廷中,从未像春秋时期的赵构那样亲自率军出征,只是纸上谈兵。

  姜维的实力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充分展示。面对魏国的军队,姜维明智地跳出了邓艾和诸葛旭的包围圈,然后在廖化、张仪和董哲等援军的帮助下守住了剑阁。

  魏国的所有计划都是徒劳的,按理说蜀国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成功击败魏国,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邓艾偷偷穿过阴平,突然出现在江油。诸葛瞻本想伏击邓艾,却任由邓艾牵着鼻子走,最终导致江油守将马邈开门投降,魏军收复失地。

  

  诸葛瞻的罪行

  当邓艾率军进入绵阳时,诸葛瞻不得不抵御散兵游勇,但却无能为力。眼见大势已去,诸葛瞻回头说:"如果我不对内除掉黄皓,对外阻止姜维,对内保卫江油,我有三条罪状,怎么能反对他们?".

  36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冲向敌军而去。

  诸葛瞻的这番话是在宣布,他在朝廷内没有除掉黄皓,在朝廷外没有制服姜维,在朝廷外没有守住江油,使得这场战争失败了,他没有脸再回头。

  无论诸葛瞻是否回来,蜀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失去了主力,不再有实力抵御魏国的进攻。

  刘禅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诸葛瞻身上,因为诸葛瞻指挥着全国所有的士兵,但是这些士兵都死了,姜维在剑阁也没有消息,刘禅只能选择投降。

  

  所以在诸葛瞻死后,虽然姜维仍然是蜀国的精英,但刘禅这个画家还是选择了投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