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第二十六章:为人类和谐而生

  你正在观看的是,原创视听小说龙城第二十六章:为人类和谐而生

  如饥似渴地学习,是所有才华横溢的人在青少年时的必经之路,王波也不例外。到初中二年纪的时候,他已经自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有的老师主张他去上少年大学,可王荔老师坚决反对,他认为王波并不需要快速地拿一个文凭,或者到社会上去出风头,他需要的是扎实地探求真理的能力,而这个能力,他目前的处境倒是最容易获得的。他甚至反对王波按部就班地去循规蹈矩,而应该天马行空地随心所欲。对于王波来说,上学只是借助一个空间环境,教师都很难起什么作用,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最多就是在少数的时刻能够解答他几个问题,而且这种解答也只不过使他节省了时间,偷了一次懒而已。碰巧有一个老师的某种观点可能激发他,或许能起到指路的作用,但王荔知道,这样的教师实在是太少了。

  

  王荔就是为了与王爷爷交流这些看法而到王波家来家访的,他知道王波的成长问题,完全是由王爷爷作主的。王爷爷听完王荔的建议,并没吱声,只是询问了王波今后的发展方向,王荔坦率地说,王波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但正因为这样,觉得他最适合去研究哲学思想。于是王爷爷与王荔开始讨论哲学,并且翻出了王家村各代对人类社会构建和谐的各种观点。正是在这讨论的过程中,王波的脑海里突然来了灵感,他对和谐社会的概念和未来社会的框架有了基本的一个思路,这一年,他不到十五岁。很多人不相信一个不满十五岁的少年怎么思考哲学问题,哲学思想好像是最难学懂的学问。其实牛顿在少年时就猜测地球存在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在十七岁前就有了相对论的构想,王波可以在王家村的环境中去感觉去思考,他有着那样的现实条件,又有着外部世界的变化压力,王家两千多年的探索与王荔老师给他带来的宇宙哲学一碰撞,就会溅出耀眼的火花,而纯真而不定型的少年时期是最容易发现这些火花的。

  在王波的脑子里,王家村的先祖们的均衡与中和的描述跟他在原子与原子核中所看到的图境发生了重合,社会与自然,宏观与微观发生了重合,无生命物与有生命物发生了重合,一切的一切原来是有着一个共同的规则的。是宇的广袤和宙的绵长以及人自身的过分局限,使人类的认知显得艰难。王荔老师的理性综合思考给王波带来的是不可言说的感觉,他的思维在旁人看来应该是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却已经可以收发自如运筹帷幄了。

  书上说,人脑具有相当强大的能量,爱因斯坦都只使用了百分之五,其实有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的问题困扰着人们,这就是思维的控制。谁人能够指挥自己在五个小时里思考规定的问题而不脱离它本来的轨道,相信绝大部分人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是做不到的,有很多人连晚上都失眠并且需要借助药物,人类这样的状态,就好像我们大家都使用着高性能的机器,但这些机器却没有合格的启动和制动系统,又或者就像购买了一辆高速高性能的高档车,却忘记了安装刹车。

  王波有时也觉得人类是不是该着手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人向他请教学习方法,他问别人你想读书吗?回答是想啊,想就努力读就行了啊,回答却是做不到。就像一个人想去挑水又做不到,不能行动去挑水的时候,你能告诉他什么方法呢,他不需要什么方法,因为他根本没有去挑。

  王波倒不喜欢当什么哲学家,他最喜欢的是数学和物理。他的数理成绩相当的棒,常常可以得到满分。他在全县的数理比赛中也取得了个绝对的第一,比赛的成绩差不多也是满分,之所以说差不多,是因为有一个数学比赛题超出了教科书的范围,结果因为他去解答那个难道而没有时间检查对错,有一个因式分解题的一个字写错了,为这事,阅卷老师们还发生了争议。有的说,他不但要给满分,还要加分,因为那个题他做对了又没计分了。王波的数学老师坚持要少给一分,名之为戒骄分。

  王波打心眼里想当数学家,或者当一个物理学家也不错。他自信自己也能够做出那么大的成绩,但王荔老师坚决说服他去研究哲学。他说他就是搞理科的,以前的想法跟王波一样,但把从国师推动改革到西历四十年的那场风波,他简略地描绘给了王波,并且他将国际形势以及联合国的概况都对王波讲了。

  王波感觉到自己的思维随着王荔的演说而起了变化,他好像不再是自己的,而是人类的一员了,他的学习和工作,他的生活和信仰好像都得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他不能只是一个纯粹求真的人,他的求真应该围绕着人类的需要。

  本章完,接下来我们会发送龙城第二十七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