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虐待对认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负性自我意识的形成上

  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心理虐待是一种长期累积的后果,因此儿童心理虐待的影响也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儿童虐待更持久,尤其是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成年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虐待会导致受虐儿童与父母之间产生不安全的依恋,在家庭关系中很难获得安全感。

  

  同时,这些虐待经历会通过内化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导致低自尊和低自我认同,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其中,心理虐待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最为密切,儿童的心理虐待也会导致许多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可能指向他人,如反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等,也可能指向儿童自身,如酗酒、吸烟、学业问题等。

  (1)认知偏差。儿童虐待会扰乱儿童的依恋过程,导致不安全的依恋模式,缺乏安全感会导致受虐待儿童认知和社会发展的滞后,很难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导致自卑情结、削弱个人力量,自我效能感低下。

  

  有心理受虐经历的人会有不安全感的体验,父母与子女之间难以建立亲密的关系,这对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尊有很大的破坏力。

  儿童心理虐待对认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极自我概念或者负性自我意识的形成上。

  心理虐待属于失败的经历,当累积的失败经验内化为消极的自我概念时,会导致自我能力认知的偏差以及自卑情结。

  (2)情绪问题。童年期的心理虐待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心理虐待会导致儿童和成年期的异常情绪调节。

  

  子女通过父母对他们情绪的支持和反馈,学会理解和管理他们的情绪,然而,如果父母经常批评、惩罚和忽视孩子,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情绪抑制,无法有效调节他们的情绪,并采取适当的情绪管理策略。

  童年遭受心理虐待的青少年无法与他们的照顾者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并且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高水平的愤怒、孤独、抑郁等负性情绪症状。

  (3)行为问题。儿童心理虐待会导致许多行为问题,这种问题可能指向他人或儿童本身。指向他人的行为问题包括反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等。

  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环境中,不良的教养方式和亲密伴侣暴力(IPV)是儿童心理虐待重要风险因素。

  

  而无效的家长教育方式是儿童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因素之一;虐待和忽视常常与涉及照护者的亲密伴侣暴力(IPV)一起发生,目击IPV也被认为是导致儿童侵犯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因素之一。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模仿攻击行为。

  

  此外,有行为问题的孩子经常被学校的主流同龄人拒绝,这鼓励他们与有同样不良行为问题的的同龄人互动。

  反社会的朋友团体助长了反社会的发展,并进一步促进暴力的发展。

  

  早期的心理虐待确实让孩子表现出更具攻击性的行为,除了实际意义上的攻击行为,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也是青少年表现攻击行为的方式。

  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儿童自身的行为问题包括酗酒、吸烟、非法吸毒、学业问题、网络成瘾等。

  目前,没有研究发现有力的证据表明,心理虐待与酒精问题、过度吸烟或非法药物滥用直接相关。

  但不可否认的是,心理虐待或一些风险虐待的受害者可能会通过使用酒精、处方药、烟草或其他药物,来试图控制压抑与抑郁相关的痛苦。

  

  高水平的不良童年经历可能会加剧儿童的焦虑、愤怒和抑郁。

  如果吸烟、饮酒或吸毒等行为被认为是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它们通常会被长期使用。

  例如,尼古丁被认为在调节情绪方面具有有益的精神作用,经历过虐待的人通过吸烟来缓解抑郁或者焦虑,从而短暂抑制痛苦。

  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心理弹性拥有众多保护性因素和破坏性因素,且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代表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在变化中实现对环境的适应良好。

  

  目前已知的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众多,包括来自个体、家庭以及家庭外的因素。

  (1)个体因素。性别;积极的人格品质、良好的气质类型是影响心理弹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认知是一个系统,包括社会能力自我觉知、压力/逆境认知、人际关系知觉等,不同心理弹性儿童在自我效能感。

  人际关系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影响儿童弹性发展的因素还有人际吸引、更高水平的社会能力,高度自尊、动机,自我调节技能、个人控制力,解决问题的技巧。

  

  (2)家庭内因素。弹性家庭包括成员积极参与的家庭相互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因此提供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支持形式,然而其他不那么直接的影响也可能发挥作用促进个人成长。

  例如弹性家庭会促进积极的观点产生,如乐观面对压力,此外,一个弹性家庭对其成员有很强的接受度。

  从而在困难时期为家庭成员提供精神支持,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拒绝。因为有弹性的家庭中的成员应该是健康的,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成员也许能够应付自己面临的一般挑战并且照顾遇到困难的家庭成员。

  将我国研究中涉及到对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家庭因素分为依恋关系、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这四个方面。

  

  保护性因素具体可以包括亲密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社会经济条件优势等积极家庭因素。

  在二胎家庭环境下,由于新出生的子女占据父母更多的养育资源,导致父母对头胎子女造成无意识的忽视和虐待。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积极的同胞关系作为父母照顾疏忽的补偿,使头胎子女在与弟弟妹妹的关系中找到被需要、被认同的感受。

  即尽管孩子受到来自父母一方或者父母双方的心理虐待,良好的同胞关系可能将降低心理虐待造成的不良影响。

  

  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关于良好的同胞关系是否作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也正是本研究需要重点验证的。

  (3)家庭外因素。从学校层面来看,包括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效的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对于心理弹性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同胞关系的类型。

  社会学习理论从同胞互动中的温暖与冲突两个维度,将同胞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情感强烈型、和谐型、敌对型和冷漠型。

  同胞温暖体现为同胞之间的亲密、友爱、尊重、理解、相互欣赏等,同胞冲突体现为同胞之间频繁的争吵和对抗,包括建设性的冲突以及破坏性冲突。

  

  需要强调的是,同胞关系通常具有爱恨交织的特点,它在温暖和冲突两个维度上并不是彼此对立的,同一段同胞关系既可以表现出温暖亲密又可以彼此冲突与竞争。

  家庭系统理论则关注同胞关系中的界限侵犯问题,包括界限黏结和界限疏离,界限黏结的同胞关系难以拥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与社会性发展。

  同胞之间缺少边界,过分亲密,这种互动模式使其社会关系出现严重的排他性以及依附性。

  年幼的同胞依赖年长的同胞的照顾,他们偶尔能够体会到同胞间的温暖亲密,但同时也会感受到对方对自己较强的控制感。

  

  界限疏离的同胞关系与之刚好相反,同胞之间界限清晰而严格,彼此之间几乎没有温暖亲密、相互扶持。

  这种同胞关系通常充满敌意和愤怒,缺乏正常的交流,同胞之间的心理距离扩大,导致同胞之间形成冷漠、忽视的情感氛围。

  从同胞关系的心理功能角度,可以将同胞关系分为消极同胞关系和积极同胞关系。消极同胞关系则体现为同胞冲突,包括争吵、敌对和竞争三个维度。

  

  而积极的同胞关系体现在同胞间的温暖,包含亲密关系、亲社会行为、友谊、崇拜、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喜爱六个维度。作为同胞界限侵犯的两种模式,界限疏离和界限黏结也被视为消极的同胞关系。

  宽泛地讲,积极的同胞关系体现为同胞温暖与亲密、支持性的同胞关系、亲社会性的同胞关系;消极的同胞关系则体现为同胞冲突、同胞界限疏离与黏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