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新人才项目引发的感想

  席来旺

  据媒体报道,4月10日起至5月31日,2023年度“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开放申报。这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首批遴选出的新基石研究员名单已于今年1月公布。

  

  据介绍,该项目资助类别分为实验类和理论类:实验类500万元每人每年,理论类300万元每人每年,连续资助5年,期满可以申请续期资助。

  该项目自去年公布以来,在申报、评审和项目实施等环节,均得到科学界、教育界大力支持与高度评价,社会资金多元投入支持基础研究,正在为科研生态创新注入更多活力。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在一些领域面临“卡脖子”之际,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跟踪到模仿,再到超越以至引领,中国的科学发展正处于有条件突破的关键机遇期。可以说,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原创性、颠覆性的基础研究作用更为关键,中国需要更多原创性研究,更多“从0到1”的成果。

  人们看到,该项目的资助强度大、自由支配度高,能够让专业人才在科研上“往一个方向上铆足了劲”,一切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实际需要和基础研究客观规律出发。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常年思考C刊的学人带来冲击的是,该项目不对获资助的科学家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考核论文数量,也不限定必须拿出成果的期限。

  但是“你得认真考虑,我真正能做点什么。”“做点什么”,看起来好像很平常,但放眼世界,放眼整个科技前沿,“做点什么”,其实是不容易的。“真正要做点‘从0到1’的创新性的东西——真正是能够改变一点点,是否能够写进教科书,或者修改一些教科书上的东西?你得真实地问自己,这个东西有没有意义?意义不是说要发几篇文章、发在什么级别的杂志,而是说成果是不是对科学界有重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泉,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坚实保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对社会科学而言,思想的创新同样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领域广、主体多、链条长、标准高,这对统筹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更是重中之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提出一系列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

  毫无疑问,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激励机制对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汇聚起科技界强大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意见》针对科技激励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增强科技激励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提出多方面改革举措,包括“强化激励勇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制度安排”、“加强对作出重大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健全长期稳定支持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保障机制”、“创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营造尊重科学规律鼓励探索创新的生态”;《意见》以科技人才为激励重点,强化使命激励、贡献激励,树立勇担使命、潜心研究、创造价值的激励导向,构建有利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激励机制。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往往需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旧有框框与过时的规章,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才管理的“官本位”“行政化”问题严重,科研领域存在“官者通吃”问题和一系列阻碍创新,阻碍“冒尖”的明规则或潜规则,科技人才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我们还面临着人才制度方面的诸多挑战,也需要克服诸多体制机制羁绊力。

  我们期待,在“新基石”的支持下,有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在国家急需的基础领域砥砺奋斗,在令人兴奋的前沿自由探索,在科学的天空肆意放飞梦想。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助力中国科技创新事业,希望出台更多的举措以克服人才体制羁绊,释放科技创新活力,也希望高校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能从中受到启发,更多更积极地投身于伟大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