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是算不尽的无理数,若哪天算尽了,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

  伽利略(GalileoGalilei)说得非常好:“自然界的法则是用数学语言写就的。”是一种描述现实、揭示世界运行规律的语言,这种普适性语言已经成为检验真理的黄金标准。它神秘深爱,严谨高贵,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从文明诞生以来,就有人不断的在数学领域进行探索,试图发现自然界法则的终极奥秘。

  公元前1700年古埃及的草书中就有了模糊的圆周率的近似值,那时候将它的数值定义为三4/3^4≒3.1604,这个数值和精确值有很大差异,到了公元前三世纪,诞生了是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数值的人——阿基米德,经过多次验证,从正方形算到96变形,终于得出了一个公式,(3+(10/71))<π<(3+(1/7),不过他也只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数。

  公元429年,南北朝时期,中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叫祖冲之,在那个时代,连算盘都还没有问世,人们只能使用一种叫做算筹的工具,它是一根根几寸长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算筹法在计算事时,通过各种不同的摆放方法来表示各种数目,计算的数字越多,需要摆放的面积则越大,甚至纸张对于他们来说都太小了,只能在空旷的院落里面进行验算,而且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出现一点错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为了计算圆周率,需要对9位数字进行加减乘除以及开方等十多个步骤的运算,经过反复运算,最终算出生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精确到第七位,简化下来也就是3.1415926。

  所谓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在数学以及物理学普遍存在的常数,但它也是一个无理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这种无限的,变化莫测的数值,也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美,让人不断想靠近它的终点,哪怕条件艰难,还是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不断的在推算。在1500多年前,圆周率就已经被算到了第七位,但是由于当年的技术水平落后,连个算盘都没有,更别提电脑了,算到第七位已经是它的极限,而且在当时也不知道如何运通圆周率,随着科学的发展,1736年,古希腊大数学家欧拉再次提到了圆周率,并且在很多的记载中都用π表示,大家也开始用π表示圆周率。

  十九世纪前,计算机还没有问世,圆周率的计算过程十分缓慢,包括整个19世纪,都是圆周率的手工计算时代,直到进入20世纪之后,这场长达几千年的马拉松终于结束,圆周率从小数点后几十位算到了几百、几千、几万位……2010年,日本计算机奇才近藤茂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5万位亿数字,到了2011年,他又刷新了自己的纪录,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10万位亿数。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样,随之而来的还有人们的焦虑。

  随着算出的数据越来越多,人们也开始担心,如果圆周率被算完了怎么办,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临了,又会出现什么后果?在普通人眼中,算完了不就是算完了,能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甚至有不明就里的人会认为,这难道不是数学科学界的一大成功突破吗?这样想就完全属于:“外行人看热闹的行为!”正如文章开头所言:“自然界的法则是用数学语言写就的。”而圆周率是一个在物理和数学中经常用到的常数,不管是数学中的微积分、还是物理中的天体运动,在复杂的计算公式中都运用到了常数π,它是众多结论推算出来的基础,并且,人们一直给它的定义都是。如果哪天它真的算尽了,这也就意味着无理数变成了有理数,那么依靠它建立起来的也即将面临摧毁,现代科学又是建立在微积分上的,圆周率被算进也同样意味着现代文明将重新洗牌,自然界的诸多法则也将被重新定义。

  不仅仅是微积分,甚至连无理数这个概念也将被重新定义,比如说无理数e,当π都有了尽头,那是不是说明e也有被算完的一天,如果真的有那一天,不仅牵扯到微积分所决定的自然法则,其他领域原本的认知也将被打破。如果圆周率真的被算尽了,或许哪一天将会天翻地覆,当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没有了对那种变化莫测未来的憧憬,人们还如何对生活抱有希望,从对人们生活以及心理的影响方面,可能大家也无法接受圆周率被算进这个事实。神秘和未知的东西总是会让人好奇,而“好奇”其实就是探索的本质,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好奇的驱动下被发现的,当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令人想一探究竟的东西,那么生活是索然无味的。

  π能不能被算进不好说,但是在人不断计算的历史上,我们看到了祖祖辈辈不断探索的努力,这才有了如今的成果,同样,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未知的探索,这样社会才能进步,人们才能迈进更高级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