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周工作总结,也能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对我职业生涯帮助比较大的一个习惯可能是「勤于整理资料」。

  每天不管工作多忙,都会留出一些时间搜集资料、分类整理,既包括最新的法律条文,也包括媒体报道的案例,主管官员讲话,公布的判决书、招股书,法官律师专家的分析,行业八卦,图书摘录,音频视频。这件事我从大四实习时开始做,工作日基本上都能坚持,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有时也是我整理资料的过程。

  由于资料收集得比较齐全,更新及时,使我做研究的速度比同事要快很多也更准确,相当于用半成品炒菜和现买现洗现做的区别。如果碰到一些客户催得特别急或特别乱的事,老板往往会想起我来,哪怕我以前从来没做过这个领域。这种资料整理还有一个好处,使我对法律和政策变化的脉络比较熟悉(有时看到「新闻」就专门搜集相关「旧闻」),碰到一些跨越多年的复杂交易,在文件中快进快退都不至于把自己搞晕。

  

  我爸是我见过的记忆力最好的人之一(他曾是侦察兵),但他老跟我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子」,我自己则总结「好笔头子不如烂电脑」。

  (1)我在初期分类很粗,大类就是「财经」和「法律」,然后是类似「商法、民法、行政法」这样的类别,下面是「合同、侵权」这样的子目录,和学科的基本逻辑一致。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一些关键词在文件名中频繁出现,比如VIE,那么就专门建一个子目录。不用特别追求逻辑层次上的严密,关键是自己要能快速找到。

  (2)收集的资料绝大部分都是TXT文本,我在存档前经过「脱水」处理,只保留我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但一定会保留时间和作者,便于需要时引用。

  (3)我在文件命名上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首先是对原文的标题进行修改,尽量统一使用专业术语,比如把「假外资」全改成「返程投资」;如果一份文件涉及两个内容,比如「外商投资」和「并购」,那么我会在两个文件夹中分别存储,但命名可能不同;如果文件出自某位我特别信任的专家或机构之手,我会特别注明作者,比如「陈永坚 赎回条款的玄机200804」;如果文件的内容非常重要,但存在一些硬伤,我也会注明「(存疑)」,当找到更好的信息来源时替换掉。

  

  (4)如果在读书时发现有用的内容,我会写一个很短的TXT,比如:外管局75号文的适用范围,内容是参见XX书XX页 。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扫描下来。

  (5)在线的音频和视频,我一般会用地址探测软件找到实际地址,下载到本地,因为一两年后很多链接都失效了。如果音频视频比较长,会在文件名中注明「(重点从15分钟开始)」。

  (6)有知友问「时间维度如何纳入?」我个人基本上是按照内容分类,不考虑时间维度,因为对资料的可靠性影响不大。但会在每一个文件名中注明时间,便于检索。关于资料的收集和保存,App推荐「Pocket」和「印象笔记」(均为跨平台,可以在手机、iPad、PC上同步),保存后要及时打上标签。

  

  好的职业习惯,是一种惯性,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锻造一个人的知识和方法。习惯,不需要强迫症,也不需要功利心,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我自己的一些工作习惯,分享出来,也许有意义——多收集工作中的细节,尤其是别人分享的和你看到的。

  我不懂卡车,但会听到有丰富运作经验的朋友讲一台XX型的重卡,满负荷运转,一年要换12到18条轮胎;有人会告诉你,他用什么办法把运输中的风险转嫁给运输司机……随身携带的小本和笔、Gmail、Evernote,都可记下来。点滴积累,假以时日,会成为系统的知识。

  

  整理知识和文档

  在没有云笔记之前,我的资料和笔记都存在电脑,文件夹分门别类,会常整理,每个文档都包含三要素:主题、时间、人名。三要素具备,在某个日期,某人,拜访了某个客户。只要文档标题中体现了关键要素,在电脑中进行全局搜索时,会出奇地精准。

  工作中,要求我的同事,按照一致的标准建立文件夹、撰写文档标题。如果别人打开你的电脑、邮箱,直观、快捷地找到他想要的东西,而不用搜索,就很好。

  到了云笔记的时代,传统的文档整理方法依然有效,但云笔记的架构会减少资料存档的层级。每一条笔记都可以设置多个关键词,便于整理和检索,减少笔记和笔记本的层级。

  

  与外界的交流

  在一定的前提下,不建议频繁参加同行业的聚会和会议。原因很简单:保持清醒。你是业内人,但是一定要保持一个置身「界外」的心态和状态。反过来,跨行业、跨领域的小范围交流,值得多参加一些。遇到不同的人,接触不同的思考方式,分享对彼此领域的兴趣和观感。

  扎实的专业经验容易使人陷入误区,和一堆自以为拥有扎实经验的人在一起交流,这种思维误区会无形放大。只有和不同领域的人在一起,不分菜鸟、老鸟,一个人才更容易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十分正确。

  

  建立驳杂的知识体系,再做「拼图」

  查理 ? 芒格认为在知识上要触类旁通,用广泛的、跨领域的知识,辅助你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经过实践,我举双手赞同,的确受益于此。

  组织行为和心理学上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把握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模式,做出有助益的预判;历史和人类学领域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行为,尤其那些异常行为;基础的财务知识,有助于我们在参与经营分析会议时,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能提升与财务人士的沟通效率;拥有文艺百科类的驳杂知识,能提升人际交流的趣味性,对个人而言,拥有见识和拥有趣味,总是互为增益的。

  主流的知识需要积累,旁门左道,或许也值得关注,如果精力充足的话。善用微博、微信、BBS等渠道,搜集小道消息、八卦,搜集由一线人员分享的数据和事实,然后自己做筛选,去伪存真,碎片也可以拼出全貌。可以称之为「炼金术」, 也是弥补不参加业内活动的损失。

  

  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重要的一步是「脱水」。每月留出一两天时间,闭门、手机静音。对近期收集的资料进行再次阅读,雷同的内容进行合并,多余的段落删除,精简再精简,留下具体的数据、经验之谈和案例。

  拥有驳杂的知识是不够的,需要一个人静思,或做思维导图,或与人头脑风暴,将各种碎片「拼接」起来。「拼图」的结果,令人惊叹,日复一日,人的思维和直觉,越来越丰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