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害羞胆子小?其实他是社恐!父母该怎么办?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他接到的一封求助信,来信者是名高中女生,说自己从小就怕与人接触。

  一接触外人,她开始变得紧张局促,甚至话还没说,就开始脸红,恨不得立马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

  更令她无助的是,爸妈还时常批评她不够开朗,像个榆木疙瘩。无奈之下,女孩只能尽量把自己关在家里,寻求一点安全感。

  针对女孩的经历,咨询师安慰她说:

  “别难过,并不是只有你害怕出门。在我国有46%的学生,表现出社交上的恐慌。只要进行合理的干预,大部分人的社恐都会缓解。”

  

  家长们可以回想一下,在家族聚会上,是不是总有孩子躲躲闪闪,小一点的拽着妈妈,大一点的找借口回房间?大家一起聊天,有的孩子侃侃而谈,有的孩子只是默默听着?学校组织活动,也总有孩子无论怎么鼓励,就是不敢参加?

  孩子究竟为什么会社恐?孩子社恐,我们要怎么办?

  孩子内向害羞胆子小?其实他是社恐

  有一档节目,叫《仅三天可见》,当你点开节目就会发现,这其实就是当代社恐真人秀:

  虽说是访谈类节目,但完全不是想象里不慌不忙的样子,主持人姜思达每句话都小心翼翼,偶尔透露出的局促,真实得戳人。

  有一期,姜思达去参加聚会,现场大多都是陌生人,为了合群,他主动打开话闸子,发现完全融入不进去之后,又选择了沉默。

  从有所期待,到试图融入,再到尴尬沉默,最后有点失落。

  说到这里,可能有家长会问:这不就是内向吗?

  

  临床心理科医师李勇一针见血地指出:

  社恐是一种心理疾病,而内向是一种性格特征。前者是焦虑、恐慌,后者只是不喜欢热闹。

  比如说:

  学校正在举办某项课外活动,学生A很想参与,但他害怕自己出丑,担心被人指责,于是只能站在边上观看;

  学生B本来就不喜欢这种活动,他更喜欢安静地看看书,听听音乐,于是也站在边上观看。

  看上去,A和B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内在感觉却有着天壤之别。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把“社恐娃”,归类为内向小孩。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孩子的社恐,帮他分析成因,并寻找化解之道。

  孩子社恐,多半跟父母有关系

  有的孩子童年遭受过某种创伤会引发他的社交恐惧症,比如:被欺凌或被老师不公平的对待等。

  另外,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也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父母从小对孩子抱有高要求和高期待,当孩子无法实现时,父母可能会比较严厉地训斥、指责、羞辱、打骂孩子。

  孩子为了避免遭受这样的痛苦,就会采取回避的措施去面对未能达成父母心愿的痛苦。

  

  他们在与父母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我是不被爱的,或者我只有做到父母要求的才被爱,他人是严厉的、不友好的,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我的未来是渺茫的信念。

  在每一次与父母的互动中,如果父母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去管教孩子,那么孩子的信念就会逐渐强化并成为自己的核心信念,孩子会坚信这个信念是无比正确的。

  所以,当他们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会自动地启动这样的模式与他人互动,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他人、自己和这个世界,这就逐渐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很难走出来。

  

  缓解孩子社恐,这几个方法最有效

  1不要强迫孩子回应

  家里来了亲戚,父母会催着“快喊人啊,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

  看到孩子不和别人打招呼或不和小伙伴玩,不要强制孩子作出回应;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多说话、在公共场合表演、甚至贴上“胆小鬼”的标签,这些都会适得其反。

  你越是强迫孩子去做,他越是退缩。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他面对这件事会更加害怕。

  其次,作为孩子最信赖的人,我们应该要充分理解孩子,在共情的基础上给出你的建议。

  2调整认知,改变孩子的观念

  很多社交恐惧症的孩子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灾难化的想法,

  比如:

  如果他们看到我做的不好我就完了!

  如果他们看到我吃东西一定会嘲笑我,太尴尬了!

  如果我问老师问题我就太丢人了!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

  如果我当众发言,回答错了,别人一定会嘲笑我的!

  

  当孩子出现这些灾难化想法的时候,不妨一起和孩子讨论一下:

  别人是否也有做的不好的时候?他们是如何做的?

  你觉得老师会批评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

  如果你的好朋友没有回答上来问题,你会怎么看待他?怎么对他说?

  你觉得所有的人都会嘲笑你吗?是否有没有嘲笑你的人?你觉得他们怎么看待你?

  这些都会帮助孩子恢复理智的思考并且看到更多的可能,让孩子不再陷入自己的灾难化思维并不断地反刍自己的想法就是事实。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由于人类天生的不安全感作祟,从出生开始,就会拼尽全力融入集体。

  孩子社恐,短期看只是逃避人群,并不影响学习和生活。但你发现没,社恐的孩子总是缺少快乐与拼劲。

  他们仿佛被捆住了手脚,无法自由地奔跑。更何况,从长期看,社恐会阻碍他们成年后的发展。

  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成长是件辛苦的事。但生活不也充满了乐趣,未来也会有无数惊喜。

  鼓励孩子走出去,去结交朋友,去表达自我。

  唯有如此,孩子们才能有丰富的体验,像春天里的树苗,拔节生长。

  有人说“兴智教育完全没用 ”“兴智教育钱可退吗”“兴智教育怎么退款”,但其实如今已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品牌,专注解决0-18岁孩子存在的各种成长问题,帮助家长成为智慧父母。

  我们致力于传播更科学、更系统的家庭教育,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幸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