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队:在志愿服务中播撒“雷锋精神”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9日讯 4月17日,在济南市市中区文景小学的多功能教室一场生动的“垃圾分类”环保宣教课正在火热进行中,“守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队队员、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师刘玉真绘声绘色地将城市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与百余名小学生分享互动。像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环境学院党委联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直属机关党委已经在齐鲁大地开展了近20次,辐射带动沿黄河千万余人关注“母亲河”的生态健康。

  志愿者在济南市市中区文景小学开展环保科普宣教活动

  在地理与环境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2023年“学雷锋月”期间,由团中央“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社科新秀”等省级人才以及辅导员和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青年人才力量组成的“守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队成员先后前往东营、滨州、德州、济南、聊城等地,开展企业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保宣教、净滩护河行动、入海口新型污染物调研等专项志愿服务,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把脉问诊”,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之中。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无论是面对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还是学校青年学子求知的目光,志愿服务队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大为指引,发挥专业优势,讲好、讲实环保政策、技术以及科普内容,用实际行动宣传好黄河生态文化。“‘守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活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关于‘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一项具体举措,在本年度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在宣讲中充分融入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一系列党和国家的新思想、新法规、新举措,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志愿服务思政教育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宽社会实践育人渠道,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提升本领、厚植家国情怀。”地理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钟秀芳如是说。

  志愿者在德州市齐河县黄河大堤红心广场分发、讲解《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手册

  志愿者在济南市天桥区泺口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设备使用与维护讲解

  志愿者在滨州市博兴县开展企业调研帮扶行动

  志愿者在济南市槐荫区饮马小学开展“垃圾分类”舞台剧表演

  志愿者在聊城市东阿县国道105京澳线东阿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项目现场向工人们宣讲《山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明白纸

  志愿者在济南市历城区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开展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宣讲

  除了落实、落细志愿服务的各项实践内容,确保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突出社会价值和与人效果,学院党委、团委还积极推动志愿服务文化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依托“守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项目,学院团委主持申报的“‘融入国家战略 守护黄河生态’实践育人项目”,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项目案例成果”优秀案例;由学院辅导员欧阳德龙主讲的《黄河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指导》课程的实践教育项目,已在全省3市开展了实践教学;依托实践活动作为前期基础,成功申报东营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DYSK(2023)第311号)《新时代文明实践背景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长效机制的理路优化研究》和山东省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研究课题(22SFF019)《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齐鲁特色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融合式发展研究》共计两项。

  实践育人项目获评“全国高校社会实践项目案例成果”优秀案例

  学院教师依托志愿服务项目开设的全校公选课《黄河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指导》在全省多地市开展志愿服务

  一项项成绩的取得,是学院扎实推动“行走的思政课堂”,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四月,春光正好,齐鲁黄河流域上,守护黄河生态的年轻身影还在忙碌着,他们迈着坚定的脚步,奋力书写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 欧阳德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