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别吃!又有人“中招”!在福建很常见……
天一热
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
海鲜是很多人戒不掉的“瘾”
但爱吃海鲜的小伙伴注意了!
蓝环章鱼、织纹螺
这两种海鲜
千万不要因为看着稀奇
而尝试食用!
“海洋中的剧毒”——蓝环章鱼
前段时间
有网友在吃火锅前
发现剧毒“蓝环章鱼”
引发网友热议
近日
又有网友在餐厅“中招”了
这一次是煮熟了的!
网友发微博称:“当时看到不对劲就没吃结账的时候退了,后来发微博确认是蓝环之后已经联系了店家”。
而店家的回应是“联系供应商后说小章鱼的原料是饭蛸,有斑点是正常的”“供应商和门店内的章鱼已经送检”。“店家要求我删除微博,在协商后我决定在报告出来之前暂时关闭评论区。”
这条微博被网友们大量转发,其中知名科普博主@闪光鱵和@博物杂志也相继转发了这条并认证了这就是“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在我国
热带、亚热带海域是很常见的
尤其是两广、海南、福建和台湾
这样一来在捕捞食用章鱼的时候
就难免偶尔混入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隶属于章鱼科,俗称蓝圈章鱼、豹纹蛸、豹纹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臂跨不超过15厘米。可以饲喂小鱼、蟹、虾及甲壳类动物,会用很强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猎物。在海洋中,蓝环章鱼属于剧毒生物之一,被这种章鱼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河豚毒素无法在烹饪时被高温灭活。
网友捕捞到的“蓝环章鱼”新月豹纹蛸(左),和能吃的长蛸(右)
蓝环章鱼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它们有着独一无二的一身蓝色圈圈,靠这个就能把它和无毒的章鱼区分开来。蓝环章鱼混入餐桌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就算混进来了,通常情况下几只章鱼里混着一个蓝圈圈章鱼还是容易看出来的。
“夏日杀手”——织纹螺
当前正值织纹螺生长旺季
有些人会到海边采摘食用它们
对此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发文提醒
市民勿采、勿食织纹螺
谨防食物中毒
每年4-8月
是织纹螺的旺汛期
也是食用织纹螺导致中毒的高发期
近年来
在福建省的莆田市荔城区、
罗源县、连江县、霞浦县、
仙游县、福安市等多地
均有发生过因食用织纹螺
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织纹螺为何有毒?
织纹螺本身无毒,但常因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其含有的毒素经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破坏分解。
其中,常年毒性大的织纹螺为光织纹螺、正织纹螺和节织纹螺,季节性有毒的织纹螺为方格织纹螺、西格织纹螺、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疣织纹螺、花织纹螺、素面织纹螺和橡子织纹螺等。
市民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轻者口舌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死亡。
织纹螺中毒还具有一定潜伏期,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
国家卫生部在
《关于预防织纹螺
食物中毒的公告》中
明确规定
“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市民误食织纹螺怎么办?
市民如果误食织纹螺,出现中毒症状,应该尽快催吐,并到医院进行洗胃、导泻、补液、利尿等对症处理,必要时还需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治疗。
若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情况,往往提示中毒严重有生命危险,应紧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处理。
提醒大家
如果发现了蓝环章鱼和织纹螺
把它挑出来就好了
千万不要因为看着稀奇
而尝试食用!
来源:海上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