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名乞丐抱着咸菜坛子,在清华门口转悠,只为等清华校长

  1937年秋,一名乞丐抱着咸菜坛子,徘徊在清华大学门口,好不容易等到梅贻琦,猛地扑过去,哭喊:梅校长,我是赵忠尧啊!

  1937年9月10日,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正在家里紧急慌乱地收拾东西,因为他们刚刚收到了“东亚共荣协会”的邀请,夫妻俩深感不妙,决定连夜离开北平。

  就在两人手忙脚乱时,大门口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正是清华大学的物理系教授赵忠尧。他焦急万分地对梁思成说:“赶快,把我送到清华园,忘记了一样重要东西。”

  原来此时日寇已经完全占领北平,清华校方无奈,只能遣散所有学生和老师,仓促南迁至长沙。

  赵忠尧没有离开北平,因为在学校实验室里,他还秘密藏着50毫克镭。

  这是能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是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战略资源,是他千辛万苦从国外带回来的,而且直到今天,仍被全球禁运。

  赵忠尧出生在书香世家,深受父亲影响,他一直痛心于祖国贫弱的现状,从小立志学有所成后,回来报效祖国。

  

  1927年,赵忠尧自费去美国学习,在这里他发现了正电子,年仅28岁的他就有了能拿到诺贝尔奖的成就。

  但是他完全不在意,因为远渡重洋不是为了学位,更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学到最前沿的科学。

  过了几年,赵忠尧又赴英国剑桥大学,拜师于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他学成归国时,卢瑟福教授特意赠送了他50毫克镭。所以,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这些镭的。

  了解镭的重要性后,两人急忙开车去到清华园,昔日祥和宁静的校园,早已人去楼空,到处都是抢掠后的杂乱无章,幸运的是,他们最终在遍地狼藉的实验室,找到了伪装得很好的镭。

  赵忠尧抱起装着镭的铅桶,回程中和梁思成商量一个难题:如何才能安全稳妥地将这些镭,带到已经迁往长沙的清华大学?

  梁思成建议:要不你和我们一起走吧!

  这个办法固然舒适简单,但是想想现在的局势,赵忠尧还是觉得不太安全,一是人多目标大,再者又都是知名人士。

  

  当时的大环境非常混乱,越是知名人士,就越是容易被搜查,也容易被抢劫。况且这50毫克镭非常宝贵,全国就这么一丁点,它承载着我们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

  所以,赵忠尧决定还是一个人走。但是,在兵荒马乱中,如何才能把这50毫克镭安全稳妥地带到长沙呢?

  为了确保安全,赵忠尧想了一个办法,他把装有镭的小铅桶又放在一个破咸菜罐子里,然后脱掉西装,换上长衫,撕几个破洞,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打扮成一个乞丐的模样,捧着咸菜罐,一路乞讨着向长沙走去。

  为了逃避盘查,他混在逃难的人群中,故意让自己满身污垢,散发臭味,更像一名乞丐。

  难民看他抱着罐子不离手,都很好奇,一向他打听,他就故作悲伤,满脸心痛地说:罐子里面装的是家父的骨灰,要带回去叶落归根。这个理由让问的人很是避讳,纷纷离得远远的。

  

  为了顺利到达长沙,赵忠尧什么都没带,只是双手紧紧地抱着这个咸菜罐,生怕有什么闪失。

  虽然如此小心,但漫漫长路,还是遇到了几次惊险。有一次,赵忠尧准备过岗哨时,日本兵看他紧紧抱着坛子,以为有什么好东西,就命令他打开。

  他虽然很紧张,但还是很快冷静下来,马上主动打开盖子,递向日本兵。日本兵看到一堆咸菜,并且还有一股臭味,急忙捂住口鼻,让他过去。

  经历过这次有惊无险后,赵忠尧更是处处小心,白天藏起来,到了晚上才赶路,为了避开搜查,更是专门寻找荒山野岭行走。

  就这样步履艰难地走了一个多月,路上的颠沛流离,日夜的提心掉胆,让一个风度翩翩的教授,彻底变成了一个肮脏而又邋遢的乞丐。

  1937年的秋天,一名脏兮兮的乞丐,始终徘徊在清华大学长沙校区的校门附近,赶也赶不走。

  当他看到外出的梅贻琦校长时,眼光一亮,猛地一把抓住梅贻琦的衣袖,沙哑地喊了一声:“梅校长!”便放声痛哭起来。

  梅贻琦先是一惊,回神后仔细一看,发现这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居然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赵忠尧教授,赶紧握住他的手,问是怎么回事。

  梅校长听完这个传奇的护宝历程后,看见此时的乞丐教授,以及他被坛子磨得伤痕累累的胸口时,不禁热泪盈眶。

  激动万分的赵忠尧哆哆嗦嗦地递出了怀中的罐子,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赵忠尧教授凭借着强大的毅力和信念,一步步将这珍贵的50毫克镭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几年后,以这50毫克镭为基础,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建立了第一个质子静电加速器,培养了一大批专家,为我国的强大夯实了强有力的基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