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2教学札记——语文考试中盲目地“反套路”,本质上就是反智、反人类!

  原标题:20230422教学札记——语文考试中盲目地“反套路”,本质上就是反智、反人类!

  伟人曾经说过:“ 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伟人关于做学问还说过:“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中政治课本上也讲过,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两千年前的先哲荀子也普及过,所谓规律就像是日月天地,灾祸祥瑞,“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会为某些人专门设置,也不会因某类人而突然消失。

  今天为什么要提及这些内容呢?是因为近些年的部分高考模拟试题在“避免应试模式”“反套路”等号召之下,逐渐偏离了考查特定文体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正常轨道,以“创新”为借口,打着“让阅读真实发生”的幌子,命制一些毫无规律可言,全凭主观感受作答的偏怪难题目,处处刁难学生。这种倾向是非常错误,极不道德的,也根本与学科学习没有关系。说的再直接一点,这种依仗“最终解释权”而对学生横眉冷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反智、反人类的。

  孟老夫子讲,人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如何能够做到“避害”呢?就是“吃一堑长一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面前,总结出一套安全生活的准则,使得自己的认知、自己的生活具有秩序,并沿着这种“秩序”获得一种合理规避风险的路径,让自己身心安稳而宁静。

  如果生活中全然是充满想象毫无规律可言的片段,如孔老夫子所说“天下滔滔皆是也”,人始终处在不可预知的风险之中,惶惶不可终日,生存都是问题,还谈得上什么发展、创造、审美情趣呢?

  所以我说,从试卷上文本选择到试题命制,如果一味创新,远离文体的基本特征、体式惯例,就相当于把考生扔在了想象的洪流之中。强作镇定的考生只求把自己了解的些许文体知识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何谈“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审美创造”呢?徒增笑料罢了。

  通过实践,发现规律,然后运用规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实践活动进行得更好,这才是正常的、正确的人类社会认知途径。近些年,高考试题在选文方面非常注重选择典型文体材料,基本上规避了“四不像”的文体,如“散文化小说”等,在命题层面更是不断引导考生关注文本的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用以引导形成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文体解读一般路径、典型文体的一般特征等规律性的内容,逐渐发挥语文基础性的作用,让母语教育回归到实用的本质。

  比如2022年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小题就做了一个非常棒的示范。

  9.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

  ②文本一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言行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老胡这一艺术形象;文本二以采访、回忆录等为基础,记录了陈毅的真实经历。

  ③文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以叙事为主,语言平实简洁。

  这道试题要想回答恰当,就必须依赖对于小说和纪实文学所建立起来的规律性的认知,也就是要求考生对这两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必须非常熟悉,否则就会出现读题时“两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作答时“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的情况。

  我们不妨再看看其他文体的考查,比如实用性文本阅读部分,2022年全国乙卷第6小题:

  6. 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第一问(2分):开普勒发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能够促使更多的科学家去探寻雪花的奥秘,这些研究可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二问(4分):①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尝试利用专业知识去解释问题;②应该透过现象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这道试题不也正是通过特定问题引导考生在阅读中形成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吗?

  除了这两种文体,包括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语段的考查,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都非常注重规律性的引导和专业性基本内容的生发。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文段一是记叙文材料,考题设计就是成语填空和语句表达效果,文段二是科普文章,考查的是补写句子、病句修改。相对而言,记叙性的材料更追求文学性,科普类的文章更追求普及性。从语言表达来看,记叙性文段更追求生动形象,科普类文章更追求客观准确。故而,根据不同文段的基本特征,题目设置是各不相同的,以便让不同性质的文本材料“各显其能”。

  恐怕高考试题唯有如此,才能引导日渐混乱的语文教学走出一条清晰的路径来,才能完成语文这个基础学科“全人育人”的基础性目标——在基础教育范围内让受教育者形成基本的学科知识、掌握基本的学科规律,最多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至于创新创造等更高更专业的追求,就放在更高的平台去锻炼吧。

  作为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发现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唯有如此,才有夯实基础的可能,才有发展创造的可能。如果将其一脚踹进混流泥淖,自保尚且不易达到,创新创造就是痴人说梦了。

  可能有人会质疑,语文都追求科学规律了,会不会让这个自由的人文学科逐渐僵化呢?这个担心大可不必。 科学规律的本身是客观真理,是不会陈旧的。人们运用这些规律的方式和作出的相应设计方案,却是日新月异的。正如恩格斯所言“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所以,对于文本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掌握,对于特定文体体式惯例的熟悉,才是语文学习真正的开始。

  课程标准、高考试题为了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真实水平,可能会反对应试的“套路”,但绝对不可能反对学科的基本规律、不可能混淆文体的基本特征。

  冲刺阶段,如果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模考试题,不要慌张,看看就好,因为这种反智、反人类的考题绝对不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