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抗战:从奉天兵工厂制作AK开始》张学铭
小说《抗战:从奉天兵工厂制作AK开始》张学铭;完本小说看评论区
1928年,奉天,凛冬。
奉天兵工厂内,张学铭缓缓睁开眼睛,茫然打量着,这间还算精致的办公室。
走到穿衣镜前。
黑色西装下有无法遮盖的挺拔身姿,脸上挂着的是年轻且陌生的面容。
穿越了?
潮水般的记忆袭来,他明白自己穿越成了,奉系军阀张大帅的次子,张学铭。
张学铭并没有感觉到慌张,反而是有些兴奋。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说。
抗日战争爆发最重要的一次事件,一直都是张学铭心中无法抹出的痛点。
31年9月8号。
三百鬼子击溃奉系八千人。
兵不血刃拿下奉天,这一直都是国人无法逃避的黑点。
为此。
张学铭穿越前努力钻研军工,励志要报效祖国。
多年苦学钻研下,最终在三十岁这年,成为了国家兵器科学院史上最年轻的副院长。
很好。
张学铭很快压住内心的骚动,接受了穿越的事实。
与历史轨迹稍有不同的是。
28年,张学铭本应在日军陆军步兵学校学习,可眼下的张学铭却是被自己老子张大帅,扔到了奉天兵工厂担任监督。
而这一切的主要原因。
全都是张大帅认为家里的孩子,总要有人负责奉天兵工厂的运作。
张小六子是长子。
张大帅是深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家业就是应该长子继承。
其他子嗣,就应该辅佐长子。
这就是传统皇族旧观念,立嫡立长不立贤。
早早将除了小六子外其他子嗣,分别打入到不同机构,用做将来辅佐将来接管他帅印的小六子。
张学铭好歹是次子。
所以,张大帅将重要程度仅次于帅印的奉天兵工厂,准备交给张学铭。
张学铭想到这,冷哼一声。
既然自己穿越到了这里,奉系军阀的帅印必须是他的。
奉天兵工厂?
一切就从这里开始吧。
作为国家兵器科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张学铭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实践操作能力,都令老一辈研究员自愧不如。
有了奉天兵工厂,这座当今东亚第一兵工厂托底。
张学铭有足够的底气。
去改变那段屈辱且悲痛的历史。
既然想要改变三年后的历史轨迹,那张学铭就需要在奉系军队中获取足够多的支持。
第一步,张学铭就需要获得张大帅足够的重视。
经过短暂的考量。
张学铭决定,制作后世被称之为枪王之王的AK47。
现如今的奉天兵工厂虽号称东亚第一兵工厂,但全世界的科技水平和工艺有限。
大量采用冲压、锻压和焊接等工艺制成的AK47,无疑是最佳选择。
简单的结构和低廉的造假,却拥有着不相符的强大杀伤力。
一旦奉系军队装配AK47。
那战斗力无法想象。
张学铭说干就干,快速拿过一张画纸和作图工具,开始绘制AK47制作图纸。
AK47全枪算上枪机、枪匣、击发结也就25个部件。
结构要多简单有多简单。
对于国家武器科学院副院长来说,这简直是易如反掌。
图纸没画太久。
张学铭画好图之后,让人将他需要的机器,单独挪到了兵工厂的一个角落。
并且让人用黑布将四周围了起来。
大帅府。
“大帅,前线情况不容乐观,姓蒋的联合姓阎的几人,马上就就要发动第二次北伐了。”
作为奉系军队的作战总参谋长。
杨宇霆有些忧虑。
“妈了个巴子的,那就打,老子几十万的军队,害怕他们不成?”
张大帅脾气火爆。
再加上在他的治理之下,东北三省固若金汤,人强马壮武器弹药充足,不准备退让半分。
杨宇霆刚要张嘴劝诫大帅。
谁承想张大帅一挥手,抢先说道。
“宇霆啊,这些家伙贪心的狠,你退一步他们就会要百步,你退百步下次要的就是你我的命了。”
张大帅戎马一生。
从一穷二白走到如今奉系大帅,怎会看不清局势。
“除非我东北易帜,宣布服从国民政府统治,否则北伐永远不会结束。”
杨宇霆很自负。
如若眼前之人不是大帅,他一定会竭尽全力劝说停战议和。
“妈了个巴子,想让老子就这么光不出溜投降,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去吧。”
俩人商讨一阵如何应对二次北伐的部署后,已经是深夜。
“宇霆,那个臭小子最近怎么样?”
提到张小六子,张大帅眼里闪过异样的情绪,似是宠溺,又似是恨铁不成钢。
“咳,别提了,天天追着问我为啥不能好好经营东北,非要往关外打,我都给六子解释了好多次了。”
杨宇霆摇头苦笑。
对于这位张家长子,杨宇霆颇感无奈。
“哼!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还是这般小家子格局,将来如何接管咱们奉系帅印。”
张大帅对自己这个长子想法颇为失望。
“学铭呢?我听人说,他在兵工厂三天三夜没离开了,搞了个黑布,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有所耳闻,听人说像是在研发新枪械。”
“研发新枪械?他是那块料?净做一些丢人现眼的事情,没一个给我省心的。”
张大帅怒骂一声。
“大的格局不够,小的不务正业,一群废物!!”
“老子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早晚有一天被这群败家子祸害的一点不剩!!”
可张大帅绝对想不到。
他打下的奉系江山,即将迎来全新的爆发期。
张学铭在车间足足待了三天三夜,这才造出一把满意的AK47。
黑色的枪身和棕色枪托,以及远超这个时代的枪械造型,让张学铭有些爱不释手。
AK47采用的是7.62毫米的子弹。
目前,奉天军工厂制造的子弹规格都是7.92毫米。
光是为了打磨符合尺寸的7.62毫米子弹,张学铭就找了三名老操作工,打磨了一整天。
“二少,您这是要去哪?”
当张学铭拎着长长的皮箱走出军械厂。
一旁等待拉活儿的黄包车夫中,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立马凑了过来。
张学铭认得他。
这人叫黄五六,算是张学铭专职黄包车夫。
张学铭虽然不比小六子,可好歹也是张家二少,有个专职黄包车夫也是理所当然。
“大帅府。”
“得嘞,您坐好喽。”
坐在黄包车上,迎着大雪张学铭第一次认真打量起这座奉天城。
不得不感叹。
张大帅除去军阀主义思想外,有着远超当下许多人的卓越远见。
先不说号称东亚第一的奉天军工厂。
能被称之为民国最强军阀,除军事方面以外,经济和民营上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奉天军工厂距离大帅府并不算远。
十分钟后。
张学铭了解到张大帅和杨宇霆正在议事后,不顾阻拦直接闯进了书房。
“混账!没看到老子在和总参谋长议事吗?”
张大帅看着强闯进来的张学铭怒不可遏。
几名卫兵低头等待责罚。
“大帅,看二少行色匆匆,定是有急事,不妨先听听看。”
杨宇霆笑着打圆场。
张大帅抓着拐杖摆了摆,几名心惊胆战的卫兵连忙退了出去。
“快说!”
张大帅语气有些不耐烦。
张学铭也不在意,直接走上前,将手里带着雪的箱子重重放在,桌上的大比例地图上。
这一幕,让杨宇霆颇感意外。
张大帅二公子,以前可没有这么大胆子。
“混账东西!我看你是找抽了。”
张大帅勃然大怒。
论起手里的拐杖,就要朝着张学铭后背抽去。
可手刚抬到半空。
却僵住了。
张大帅震惊的看向那箱子,里面造型奇特的枪械,让他根本挪不开眼。
杨宇霆也是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当啷~
丢掉拐杖的张大帅,一把将宛若艺术品的枪械抱了起来。
不算重,手感非常棒。
“这...这是什么枪?”
张大帅戎马一生,该见过的不该见过的,都见过。
可重未见过这种造型的枪械。
光从外形来看,竟然有点像苏军的毛瑟步枪,又有点莫辛纳甘步枪的影子。
“AK-47自动步枪。”
“自动步枪?”
对于自动步枪的概念,这个时代还不存在。
张学铭想了想。
决定还是用俩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你们也可以叫AK-47加强版轻机枪,体积更小,威力更大,精准度更高,射速更快,耐用性更强。”
听着张学铭的介绍,张大帅和杨宇霆脑子嗡一下就炸了。
俩人统兵多年。
怎么会不理解张学铭话中的含义。
“制作成本呢?快说,妈了个巴子,说话怎么慢慢吞吞的,小心老子抽你。”
张大帅是真急了。
“一挺辽造17式轻机枪,四五把AK47没问题。”
轰隆!!
张大帅和杨宇霆如遭雷击一般,呆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辽造17式轻机枪。
其实就是奉天军工厂仿制的日军歪把子轻机枪。
造价不足四分之一?
火力更强,更便携,精度更高,射速更快?
这可能吗?
由于眼前的事情太过震撼,张大帅和杨宇霆第一反应是,张学铭说的是真是假。
信息太过劲爆,让俩人根本不敢相信。
“学铭,你现在可是奉天军工厂的督军,军人可无戏言。”
张大帅脸立马就拉了下来。
“大帅要是不信,你们跟我来,咱们去府里的靶场。”
“好,快,宇霆,走走走。”
此时,正直北伐关键时刻,奉系军队正面战场屡屡受创。
姓蒋的联合阎、冯、桂正准备组织二次北伐战争,奉系军队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
张大帅这几日可是茶饭不思。
每天天不亮就将杨宇霆叫到大帅府,一谈就是一天一夜。
可始终无法寻找破局之法。
如果自己这个次子所说为真,那奉系军队的战斗力将连翻好几倍,张大帅就又有了正面抗争的资本。
怎么会不激动,不亢奋。
一旦这新式武器形成规模,战争形态或许都会因此发生改变。
奉系军队,必将横扫中原。
在张大帅眼里头,这个什么阿卡47最吸引他的,无疑是很容易能普及到基层连队。
并不会像辽造17式轻机枪一般,按需分配。
只要有充足的时间。
大概率,会如同辽13步枪一样,成为奉系军队单兵基础配置。
光是想想那个画面,张大帅就浑身颤抖。
现在!
最重要的是,性能是否如同自己的次子所言。
帅府靶场位于后院。
等三人急匆匆来到这里后,立马驱散了所有卫兵。
张大帅更是言辞下令。
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不许接近靶场半步,哪怕是张小六子和姨太太们。
“妈了个巴子,快让老子试试。”
张大帅安耐不住激动,连连催促张学铭。
【小说故事,情节虚构,如有雷同,告知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