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痛苦到“自行拔管”,新西兰总理却说“医疗系统更好了”……
昨天,新西兰政府公布,
新增32个医疗相关职业到可快速移民的“绿名单”中
,希望缓解卫生系统压力。
但有人提出了质疑:新西兰政府这是“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吗?
01
“被困医院6个月”
媒体介入后进展迅速
“收好我的东西,我要回家。”
这是58岁的Arthur Brown,每天向自己83岁的妈妈提出的要求。
去年10月,有智力障碍的Brown因为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住进了Middlemore医院。
谁料等了足足半年,他不仅没等来手术,身体还每况愈下——体重一度掉了30公斤,路也走不了,每天都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
妹妹Fiona Brown和妈妈Elaine Brown
妹妹Fiona Brown说,哥哥在医院里简直是受到了“虐待”。
当初入院时,Arthur被发现有炎症,但医院花了几周时间检查,都未找到原因。
住院期间,Arthur身上还出现了需要动手术才能处理的压伤,体重最轻时更是掉到了只有38公斤。
“几个星期前,他自己拔掉了喂食管,他们(院方)过了48小时之后才发现。”
妈妈Elaine和入院前的Arthur
由于Arthur有智力障碍,需要全天候的陪伴,所以平时Fiona和妈妈Elaine都会轮流来和Arthur一起住。
不过总会有她俩都不在的时候。
圣诞节期间,她们把他留给了一名护士照顾,但在他们回来时发现,Arthur的药撒了一地,自己也弄得脏兮兮的。
Fiona说:“这不是第一次了,有时医院没有毛巾或床单,我们就给他准备了成人尺寸的尿布和湿巾,而且因为工作人员没时间,他唯一一次洗澡是有一天周末,我在那的时候。”
Arthur的情况每天都在恶化,妈妈Elaine最担心的,是怕儿子有一天在医院死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一直动不了手术,为何还要在医院里受苦?
Fiona和Elaine说,她们尝试过向需求评估与服务协调(NASC) 以及为残障人士提供支持服务的Taikura Trust求助,希望对方能出资把Arthur转去私立医院,但都遭到了对方拒绝。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媒体介入以后。
当本地媒体Stuff向Manukau卫生部门询问Arthur情况后,卫生部门第二天就为此举行了会议,并决定由NASC和Taikura共同出资,给Arthur提供一个私立医院的床位。
另外,虽然Brown一家签署了一份隐私权弃权书,允许卫生部门与媒体沟通Arthur的案例,但当媒体问起时,当地卫生部门只有一句“无可奉告”。
要知道,Middlemore乃至其他相当一部分医院忙得头崩额裂已是常态,这次Arthur的燃眉之急暂时解决了,但还有多少是媒体没有关注到的呢?
02
只剩8周寿命
候诊时间长达12周
类似的医疗延误在新西兰比比皆是,而且在部分地区的情况尤其严重。
其中更不乏事关生死的案例。
卫生和残疾专员 (HDC)?今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南地大区医管局在处理癌症病人时存在“重大延误”,侵犯了患者的权利。
2018年,奥塔哥/南地大区的A女士被告知,她丈夫患上了癌症,生命只剩6~8周了。
但与此同时,接受肿瘤科医生诊治的排队时间预计长达12周。
A女士说:“人们知道了自己患癌了,却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还收到一封医院寄来的信,上面写着‘我们非常抱歉,但我们已经不能按照卫生部的建议来运作了’。”
该报告称,在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的一年中,只有65%至73%的患者在转诊至专科医生后的62天内接受了首次治疗,远未达到90%的目标。
Morag McDowell
专员Morag McDowell说,造成延误的原因是整体临床管理系统不佳,例如指标缺乏,临床医生与行政领导之间关系不佳等。
此外,McDowell承认,劳动力短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南地大区卫生部门Te Whatu Ora Southern表示,他们的血液学和癌症服务部门承受着巨大压力,尤其是在招聘高级医生方面。
加上部分服务一直以来都十分依赖个别几位专家,从而增加了这些服务的脆弱性。
03
总理强调,
卫生系统比三年前更好
新西兰的公共医疗系统到底是怎么样?
至少在总理和部长们的口中是“不错”的。
昨天政府宣布,从5月29日起,注册护士、护理师、牙医和牙科技师、MRI扫描技师、急救医务人员、验光师和药剂师到咨询师等多个职业将被列入可以快速移民绿名单中,以帮助卫生系统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
此外,总理Chris Hipkins还宣布新西兰将保留新冠防疫措施,阳性患者仍需在家隔离一周。
Hipkins说:“现在的卫生系统比三年前准备得更好,而且还会继续改善。”
对于这个决定,国家党和行动党都立刻表示不支持。
国家党党魁Christopher Luxon今天更指责总理言过其实,称他用这些言论“煽动”新西兰人。
行动党党魁David Seymour则以医院工作人员“处于崩溃边沿”、“排队等候名单越来越长”等理由,反驳总理的说法。
“我们医疗领域最需要的是人,现在政府做的(指新增32个医疗保健职业快速移民通道)只是他们一年前就应该做的事而已。”
但目前,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等国家早就开始争夺卫生工作者了,就连绿党昨天也发文进一步呼吁,要为所有移民工人提供居留通道。
新西兰现在才做出反应,是否已经太迟?
移民部长Michael Wood今天为卫生部辩论,表示这些决定是早就定下来的了。
“2022年底,我们确实决定将护士加入到直接居留的通道里,我们当时说的是‘将和卫生部以及Te Whatu Ora进一步合作,以确定哪些职业可能是合适的’。”
Wood还表示,提供直接居留通道事关重大,不是说人家说加哪个职业就加哪个职业,必须得有证据支撑才行。
对于这个说法,Luxon直接说Wood是在为政府找借口,因为“政府过于傲慢和固执,无法承认他们自己错了”。
“我们一直在说这事,卫生部和专家们也一直在说,其他国家都已经引进卫生人才一年有余了,新西兰如今太迟了,那些海外卫生人员也赶不及在冬天前来新西兰的。”
04
前卫生系统高层:
系统改革有如“半熟蛋糕”
回到卫生系统的问题上,管理其实也是导致当下各种延误的原因之一。
去年,新西兰政府对卫生系统进行了“洗牌式”大改革,取消原有的20个地区卫生局,合并成新的官方实体新西兰卫生局( Health New Zealand/Te Whatu Ora)。
政府本意是能够对医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且统一服务标准。
然而,前Te Whatu Ora董事会主席Rob Campbell日前在接受采访就直接抨击此次改革。
他将这个新系统比作一个“半生不熟的蛋糕”。
“你回顾一下这个系统的建立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上而下的,没有充分考虑工作人员、工会、专业组织和初级保健板块的意见——构成卫生系统的所有人都被排除在外了。”
他说,改革主要是围绕官僚主义展开,压根没考虑前线人员,所以他认为,改革失败也是不足为奇的。
“我不知道公共卫生系统中,还有谁会否认我们处于危机之中,尽管有些政客不喜欢这样,但这确实是场危机。”
Hipkins昨天表示,增加卫生系统的人手和减轻对系统的压力,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当被问及现在的卫生系统比三年前好在哪时,Hipkins说“科学进步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
关于卫生系统改革,Hipkins同样认为前路漫漫。
“旧系统也不可持续,需要进行改革,新西兰重大改革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但如果你有20个地区医管局,每个都有自己的管理团队、系统和流程,将它们合并并尝试简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这项工作完成了吗?不,甚至还未接近完成。”
希望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