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这个镇将“非遗进校园”升级为“非遗在校园”
如何让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更好地结出果实?有着多个非遗项目的高桥镇,抓住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流量密码”——让非遗走进校园,不仅让参与的年轻群体数量增加,还将美育与非遗巧妙结合。
日前,高桥镇“非遗进校园”项目进一步升级,以“非遗在校园”的形式,构筑起学校、社会、非遗传承人等多元化非遗保护传承格局,共同促进高桥的非遗传承。
五大非遗项目传习基地落户八所学校
活动当天,高桥镇的五大非遗项目传习基地落户8所学校。除了高桥镇小学建立高桥松饼制作技艺体验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高桥实验中学建立本帮菜传统烹饪技艺体验基地之外,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上海绒绣传习基地,已出版《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跟我学绒绣》,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建立了太极拳传习基地,开设“龙太级”社团,将高桥的市级非遗项目“太极拳”与体育运动相结合,致力于打造“非遗+体育”的精品展示团队。此外,高桥中学、育民中学建立上海绒绣传习基地,上海市凌桥中学建立太极拳传习基地,明日之星幼儿园则建立高桥建筑营造技艺体验基地,开展亲子体验活动。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背后是高桥镇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十多年的努力。据悉,自高桥镇启动“非遗进校园”项目以来,各项非遗技艺传习班已陆续覆盖全镇11所中小学当中的8所,非遗传承人不竭余力传授技艺,累计有6132名学生参与学习,完成作品1530幅。
“2012年,我们学校就开设了上海绒绣和高桥松饼两个非遗传习兴趣社团,2021年又增加了太极非遗社团,吸引了不少学生参加,通过实践真正了解高桥镇的非遗项目。”高桥镇小学校长益勤告诉记者。
高桥镇小学三年级的张靖瑶参加了学校的高桥松饼非遗兴趣社团,参加了几次活动后,俨然成了一名高桥松饼制作“好手”。“老师会给我们讲解详细的制作步骤,然后让我们动手尝试。有很多细节,比如用面包油酥,大团包小团,用虎口包馅成型之类的。”而将亲手制作的松饼带给家人品尝,也让张靖瑶等人满是成就感。
从初级模式到专业模式
“非遗进校园”提升为“非遗在校园”,看似只有一个字的变化,实则从原先的兴趣班、体验课等初级模式,升级到具备“项目多样化、团队特色化、传习系统化”等特点的专业模式。
高桥镇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闵建萍告诉记者,项目多样化主要是体现非遗项目的数量。“高桥作为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过多年的挖掘培育,目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有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3个市级非遗项目,分别是太极拳、本帮菜肴制作技艺和高桥松饼制作技艺,1个区级非遗项目高桥建筑营造技艺,非遗项目品类多样。”
团队特色化,主要体现在从之前“非遗进校园”的基础兴趣社团,深化到非遗特色课程的开发和精品项目的打造。让高桥的非遗进一步融入校园里、课堂上、活动中,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打造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的品牌。
传习系统化,主要体现在传承人带队伍方面,由传承人辅导培训专业老师,培训出来的专业老师再进校园进行辅导,实现传承队伍的传帮带,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传统工艺美术结合非遗技艺
当天活动还打开了一个传统的工艺美术和非遗技艺结合的新模式: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资源优势与上海绒绣(高桥)传承人传统技艺相结合,开展“名家与大师对话”,就“传统手工艺振兴及创新”进行交流。
活动中,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与上海东岸绒绣艺术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非遗传承保护领域,结合当下年轻受众群体时尚化、年轻化、追求个性的审美趋势,探讨艺术品合作、文创品研发、非遗主题IP设计等创作,加快实现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将来非遗项目的产业化积累更多成功经验。
“面向未来,绒绣这一非遗的传承保护要进一步走向艺术,走向生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院副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章莉莉告诉记者,“借助此次合作,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会组成研发团队走进高桥绒绣、了解高桥绒绣的现状,同时也会邀请高桥绒绣的传承人来到校园,了解整个设计研发的过程,最终设计形成比较成熟的绒绣生活用品,也希望受到更多老百姓的喜爱。”
当天,“高桥红领巾宣讲团”也宣告成立,首批成员分别由育民中学、高桥镇小学、保税区实验小学组成,将成为一个以青少年志愿宣讲为特色的长期实践项目。宣讲团将立足学校、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高桥老街“九馆一房”,用学生们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讲述学生们眼里的高桥,让学生从小立志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历史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