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算不明白?一文带你了解浙江选考赋分制度!家长赶紧收藏起来!
在浙江高考卷面实际得分和最终的高考成绩可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那其实是因为浙江有一个选科赋分制度!小编发现,虽然临近高考,但是还是有许多家长和考生不太清楚浙江省赋分制度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解一下让浙江考生经常性“头疼”的选科赋分规则。
01为什么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
赋分制是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变化之一
也是保证高考公平的重要措施
(1)不同科目的卷面得分缺乏可比性。
选考科目由考生自主选择,不同科目考试内容和难度有所不同,把不同科目考试卷面得分机械相加合成总成绩给考生排序不够合理。
比如化学试卷难,政治试卷简单,考政治的考生肯定分数普遍比考化学的考生高,这对考化学的考生就不公平了。
(2)不同科目实行等级分相对可比性。
等级分,是根据事先确定并公布的各科相同的比例,先按考生的卷面得分划定相应等级,再按等级赋分,相同的等级分数相同,进而使不同科目的分数具有相对可比性。
此外,考生考什么科目、什么时候考试,使用哪次考试成绩都由自己决定,对于实行等级分来说,考生选择机会和权力是平等的。
02赋分规则详解
赋分政策
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为1分,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划分出20个赋分区间。各对应区间内按等比例转换,四舍五入将卷面得分转换为等级分。
等级赋分满分100分,起点赋分40分,成绩当年有效。考生所选科目有效期内的最高一次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
各选考科目的保障基数确定为6.5万人。当某选考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保障数量时,以6.5万人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
根据学生的原始成绩和每一个分数的学生人数,按照下表所示比例,然后根据在区间内的具体分数,确定考生的具体赋分。
根据以上规则,如果某一学科某次考试考生人数为5万,最后一个排名的考生的最低赋分就有61分。如果考生人数更少,赋分的获利空间越大。
对于一些不管选什么科目,赋分都可能是最低分的,选择选考人数少的科目,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温馨提示:
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2.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
换算方式
根据每个人数比例的卷面得分和赋分的上下限,结合考生卷面实际得分,按照等比例转换,计算出考生的赋分(赋分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1 将卷面得分按以下人数比例划分为20个赋分区间。
02 根据第一步,得出每个区间的4个数值。
分别是赋分区间最高分t2、赋分区间最低分t1,每个区间卷面得分的最高分s2、卷面得分最低分s1。对每个区间的卷面得分进行等比例转换,公式为:
s为学生卷面实际分数,t为卷面得分等比例转换后的最终赋分。
03 将转换结果四舍五入后即为等级赋分。
举例说明:赋分区间为87-85,如对应的卷面得分区间为84-81,某考生的卷面得分为83,通过等比例转换:
可以得出t=86.3,四舍五入取整后的等级赋分为86分。假设:卷面分分级如下,则赋分结果计算如下:
新的赋分规则,使全体考生的赋分平均值会比原来的规则提升1分以上。
保障机制:
2021年2月明确所有选考科目保障基数为6.5万人。当某一选考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6.5万时,以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
各选考科目的保障基数实施一个统一的标准,保持各科目赋分规则一致、确保公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