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促就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

  01

  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郭毅表示,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中面临的问题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受疫情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未能真正“走出去”。要鼓励学生“走出去”,真正感受跨文化能力的要求,培养跨文化沟通和融合能力。

  第二,一些高校开设了“2+2”、“3+1”等合作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但是由于受当前国际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专业的申请会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高层次的科学、技术、工程管理(STEM)等专业。需要咨询专业的机构,先探好路,找到可行的路径和模式。

  第三,有些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已出现饱和,以致于国际留学生回国就业,不一定有充分的竞争力。学生出国留学时,一定要判断好未来的就业取向和专业选择。

  要扩宽高校国际化人才的海外就业渠道,首先应在能力建构上,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其次,找准适合的国家和地区,找准符合自己专业方向的就业领域。再次,必要的时候务必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广东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李卫国说,高校的五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等教育发挥职能作用,为各领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目前,国内高校基于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李卫国教授分享了广东科技学院的部分成功经验,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希望中智智领能够与广东省的高校及联合办学单位合作,携手拓展国外项目,扩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交流,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层面的沟通,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02

  校企携手培育国际化人才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对外合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教授朱敏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从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分享了学校的国际化育人经验:

  1、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标准,联合知名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引进课程与国内课程的衔接问题。

  2、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分层分类、导师制等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行小班化、沉浸式教学方式。

  3、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先进职教理念的教师团队,落实人才队伍保障。

  4、与头部国际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通过工学结合等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好地造就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同时,还可反哺企业,为区域企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5、制定国际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以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最终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总之,坚持国际化办学之路,要逐步从“单向引进借鉴”走向“双向共建共享”,提高学校在特色领域的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逐步形成具有学校和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

  03

  中外“校际合作”价值探析

  

  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ENAE商学院国际处主任、客座教授索托·戈麦斯在对话中表示,不同国家的大学之间开展校际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全球领袖和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通过院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学术交流,开展联合研究计划,参与国际项目与合作,以及进行远程学习活动等,学生和教师都可以获得本国没有的先进技术或资源。

  戈麦斯教授强调,学生交流是不同国家的院校合作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交流,学生能够体验不同的文化和学习方式,开拓国际化视野,提高跨文化能力。

  院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交流能够增强国际间的团队合作与协作,有助于建立国际学术网,为研究和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创新解决问题的机会,促进国际化发展。在跨学科研究领域,国际上的校际合作也是取得重大成果的一个必要先行条件。此外,大学之间可以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各自国家的技术创新,造就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院校还可以与政府或者企业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以应对地区乃至全球化的挑战。

  戈麦斯教授表示,非常期待能够加强与中智智领的项目合作,共同进行更多的项目开发,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就业,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

  

  中智智领人才国际化管理与发展顾问米金地结合多年的国际工程领域工作经验和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从企业的视角进行了分享: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既重要又紧迫。从国际基础设施合作领域近几十年的发展来看,虽然业务模式和人才需求类型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但是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始终伴随业务的发展而存在。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思想新倡议的提出与实施,都在推动着国际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加快转型发展,转变海外经营模式,践行ESG发展理念,在境外项目所在地开展属地化经营、本地化雇佣等,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国际化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说,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中资企业也开始逐步在项目所在地或第三国开办中长期的技能工人培训学校。而随着中资企业在当地开展项目及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培训人员的就业方向也从最初的建筑工向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服务和工业产业园区服务等多领域延伸,对职业学校办学也提出了更高的品质和规范化要求。

  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来看,中外“校际合作”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并使其实现快速"跃迁"的更为有效的路径。

  米金地顾问就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以及解决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企业用人需求等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

  1、职业院校应抓住当前多方因素带来的境外合作办学机遇,积极与“走出去”企业和目标国相关机构开展创新合作,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放在企业的属地化用人需求上。加强校企合作,能够提高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针对性,有利于更好地找到人才就业出口,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定向培养。

  2、高等院校应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在海外开展合作办学,与政府和企业协同育人,以及遴选“一带一路”国家的优秀学员来华留学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海外中资企业培养当地中高层次管理人员,帮助解决近年来企业最为迫切的人力资源需求。

  3、中国与西班牙的“校际合作”正面临着难得的市场机遇。近年来,中国和拉丁美洲经济合作的规模和领域在不断扩大,各方对中拉合作前景普遍看好。统计数据显示,即便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在拉美的投资承包项目签约和完成额也在逆势上扬。可以预见,活跃的经济活动必然带动市场对西班牙语和跨文化能力人才需求的增长。

  04

  院校对国央企的期冀

  郭毅教授基于多年来对“一带一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运营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经验表示,国央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国央企理解“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了解国际市场变化,能够“走出去”,并且“融进去”,能够处理好与东道国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有着更为确切的了解,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有着更为清晰的定位。

  此外,郭毅教授分享了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并指出,院校要“走出去”“引进来”,更好地培养国际化人才,应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包括与中智智领这样的央企进行深度合作。

  

  李艳总监在交流中分享了中智智领在“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项目机会。中智智领作为国际职业教育枢纽,致力于促进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国际化产教融合新生态。2022年,中智智领携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基于该项计划,近期联合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ENAE商学院正式启动了一项央企定制硕士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3+1”官方硕士项目。该项目旨在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对照“双高”标准助力高职院校提升国际化办学程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资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素养的技能型管理人员,成就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该项目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很多因素,如院校知名度、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发展前景、证书含金量、机构安全可靠度、留学成本,以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等,并最终实现完全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中智智领能够为完成学业的学生提供进入国央企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中智智领依托中智集团规模庞大的国内外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资源,开发建立了“人力资本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聚焦和就业市场、企业需求、创新创业直接相连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可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设立国际人才全景简历库,根据行业龙头企业的用人诉求对接储备专业人才,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的毕业生推荐“走出去”中资企业及央国企的就业机会。

  李卫国教授进一步交流表示,广东科技学院非常关注高质量就业,其中一个指标是高薪就业。通过本次对话交流,学校与中智智领至少可以在三个领域推进深度合作:

  1、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3+1”官方硕士项目

  这个项目由戈麦斯教授所在的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ENAE商学院联合建立,对于升学和就业来说是非常好的项目,给予学生很好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和提升机会。

  2、人才培养合作

  希望有机会能够与中智智领深入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中智智领身为央企能够更好地引领发展。学校更多地关注教育和教学,而对于国际人才的培养,中智智领是一个很好的能够为院校提供引领的机构。

  3、海外实习实训机会合作

  希望与中智智领在“走出去”企业的建设与实践项目等实习实训机会方面开展合作,让学生真正通过“走出去”拓展国际视野,在国际化应用场景中提升国际化能力和素养。此外,学生在把中国的文化带到国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爱国主义情感。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思路是非常开放的,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多地赋予了院校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服务的职能。目前,需要培养这样的现场工程师:不仅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而且能够“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前往国外一线岗位进行实际操作。所以,希望有机会与中智智领深入开展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朱敏教授表示,期望国央企能够利用资源系统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引进来+走出去”国际合作与交流机会,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教师海外研修、科研深造、学生海外升学,以及在“一带一路”国家扩大“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影响力等。同时,期待中智智领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能够增进了解,找到双方的需求点,创造更多持续深入合作的机会。

  随后,主持人李艳现场宣布,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广东科技学院、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ENAE商学院分别与中智智领牵手,将共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携手“引进来”“走出去”“融进去”,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促进更加充分就业,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助力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