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气!班级群“画皮”团伙落网!
当家长的朋友都知道
只要班级群通知一发
那都是“秒级响应”
集体活动——好的!保证按时参加!
通报表扬——太棒了!感谢老师!
布置作业——收到!家长一定监督!
那如果群里通知让缴纳费用呢?
停!!!
您可别立刻马上支付
???
近日
德州乐陵警方就打掉一个
专门冒充“班主任”在群里收费
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而令人纳闷的是
这班级群
他们是怎么进去的呢?
案情回顾
5月16日,某小学的班级群出现了一条“班主任”发来的信息,要求每位学生缴纳198元的资料费,让家长们在群内发红包支付。
在家长们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条信息了——“班主任”的昵称、头像与之前别无二致,语气也很相似。于是,大多数家长看到后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缴费,并将截图传到群里。
仅仅几分钟后,真正的班主任在群内发言,自己根本没有要求缴费。
而此时已有10余名家长累计缴纳了2000余元,大家定睛一看,之前那个假“班主任”已经退群了,家长群一时间“炸开了锅”......
接到报警后,乐陵市公安局随即立案展开侦查,经过分析研判,成功锁定4名犯罪嫌疑人。民警立即奔赴外省实施抓捕,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成功抓获这4名犯罪嫌疑人,并追回涉诈资金。
据了解,他们以“免费送游戏皮肤”为由诱导小学生分享自己班级群的二维码,然后冒充家长混入班级群,最后复制班主任昵称、头像,以各种名义收费实施诈骗。
可以说,一套流程操作下来,诈骗“效率”极高。截至目前,该团伙以此方法作案10余起,诈骗金额累计2万余元。
目前,该犯罪团伙因涉嫌诈骗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1.家长们在班级群内发现有人发布收缴学杂费、资料费等信息,先不要急于在群里交费,可以先在群内搜索全部群成员,查看是否有相同头像的两个班主任账号。如有两个账号,则需要进一步核对。先通过电话、短信或视频等方式与老师本人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2.老师要加强群聊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家长QQ、微信群。
3.家长如遇到诈骗产生资金损失,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
德州公安融媒体中心
供 稿 | 乐陵公安
编 辑 | 赵 帅 张 伟
审 核 | 张腾飞
原标题:《解气!班级群“画皮”团伙落网!》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