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平等的迷宫

  当代许多社会政治问题似乎都与平等有关,大者如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小者如名校招生录取中的教育机会问题。平等真的是解决类似问题的灵丹妙药吗?平等理论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1

  迷宫

  平等因其简单、直观、易懂,曾经成为反抗和颠覆以封建世袭等级特权为特征的旧制度的有力武器,并借由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宣言》,成为政治思想的主流话语,平等理念和平等权利随即以相对固化的形式体现在欧美主要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中。然而,在出色地完成了推翻旧制度的历史使命后,平等的扩张不再所向披靡。在当代,平等的理论和实践深陷困境。

  萨托利将平等比作“迷宫”,他认为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理解平等这一概念还不够扎实,并无奈地指出,平等问题的复杂性超过了自由的复杂性。他认为,人们虽然已经相当娴熟地掌握了自由的技巧,但对于平等的技巧却“仍然茫无头绪”。同样地,德沃金认为,“平等是政治理想中一个面临困境的概念”,“准确地表述平等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难题”,而且“赞扬或贬低平等的人,对于他们赞扬或贬低的究竟是什么,意见并不一致”。

  

  那么,人们只能困于平等的迷宫吗?

  2

  求索追问

  当代许多社会政治问题似乎都与平等有关,大者如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小者如名校招生录取中的教育机会问题。人们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处方时,平等往往是其中的一个选项,甚或是唯一的选项。然而,平等真的是解决类似问题的灵丹妙药吗?或者更具体地说,在思考类似问题的时候,平等理论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比如高等教育招生中的机会平等问题,考分是唯一公平的录取依据吗?各地录取比例的较大差异是公平的吗?应该向西部或少数民族考生倾斜吗?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地域之间的平等和族际平等等具体政策的辩论,也涉及教育目的与手段的匹配以及教育产出效率的考量等更深层次的辩论。

  

  对这些貌似简单的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因为在当代社会,人们的观念和利益是多元的,不同的平等观不过是以平等话语反映的人们多元化的观念和利益。而出于不同的利益或哲学观点,不同的人对于何为平等以及什么是正当的平等诉求等涉及平等的基本问题都有不同的理解。

  平等究竟是什么?平等不是什么?平等能是什么?平等应是什么?对于平等理论的这些基本问题,学界缺乏起码的共识。甚至一些原有的有关平等的基本共识也开始受到质疑并被重新评价,比如:人是平等的吗?人们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吗?平等自身就是可欲的吗?

  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甚至这些问题的提法本身也有问题。具体地说,“人是平等的吗”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本身就容易导致无谓的争议。泛泛地发问本身,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很可能模糊问题的焦点,使本已复杂的问题更趋复杂。相较于“人是平等的吗”这一泛泛而笼统地发问,“人在哪个意义上是平等的,又在什么意义上是不平等的”这一问题,会更加明晰,更有助于澄清问题。

  如此追问下去,平等这个第一眼看上去似乎不言自明的概念本身也成了问题,在人们的日常辩论中,其内涵往往不是清晰一贯的,而是模糊含混的。韦伯把含义模糊、宽泛的概念比作一门学科里“难以管教的孩子”,他提醒人们,“在实际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辩论中,忽视构造清楚的概念已经变得尤其危险”;他指出,如果人们想从由“含糊的短词”所造成的混乱中走出来,那么,“凭借概念清楚而精确地规定各种可能的观点是唯一的道路”。同样地,达尔指出,“含义的模糊性往往造成截然相反的理解,并会表现出对有着根本冲突的政策的支持”。

  3

  走出迷宫

  基于此,本书从对平等概念的分析厘定展开,并通过对平等论证逻辑的考证以及对不同平等观的梳理比较,阐述了平等的双重范畴和多重维度、平等的反题结构和价值权衡、平等的形式和实质以及平等要求互竞的政治裁决等基础理论问题,为比较、评判不同的平等观提供了学理层面的支撑,为不同类别的平等之间以及平等与其他社会政治价值之间的权衡取舍提供了论说框架。主要观点如下。

  1

  平等是一个大词,是由双重概念复合而成的复杂概念,其一是描述性概念,即“作为相同性的平等”,其二是规范性概念,即“作为相同对待的平等”,二者通过“相同性”这一中介要素紧密联结在一起,使平等成为一个多面、复杂而不易分析的概念。对于平等的实然命题,人们可以用经验证据检验其真伪;对于平等的应然命题,人们需要提供伦理证成。

  2

  在描述的意义上,人们在某些方面是平等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又是不平等的,因而往往存在着身份悖论;在规范的意义上,平等与不平等处于一个充满内在张力的反题结构中。作为平等的反题,不平等不仅是广泛存在的,而且有着极为重要的伦理价值,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平等的道义力量主要不是来自它是一种侵略性或扩张性的政治要求,而是体现在它是一种抗议性或防御性的要求,是在承认各种各样的差异的基础上对过度差异的矫正。如果人们把平等看作是对过度差别的矫正,是对恶的限制,那么人们就能理解平等应该有所节制,不能因为追求平等造成新的、更大的恶。

  3

  在价值序列上,正义可以作为平等与不平等的上位价值和上诉法庭,正义通过“相同的人相同对待,不同的人不同对待”同时为平等及其反题提供价值支撑。人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加论证就宣称或假设平等对于不平等的优越性或优先性。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与其他社会政治价值存在密切的竞合关系,有时候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时候则相互抵牾、相互冲突。即使在平等内部,即在某些不同类别的平等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张力。

  4

  任何平等主张都需要“相同的人相同对待”的形式原则提供逻辑上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形式平等在人们对平等的理解和伸张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形式平等的不可或缺丝毫不意味着它是充分的和具体的,它只能解决一种平等观的“形式”问题,即一种平等观是否合乎形式逻辑和形式正义的问题。人类在追求平等方面所获得的实质进展往往是通过固化在宪法和法律制度中的权利来实现的。

  虽然人们的平等观点各各不一,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诉求也千差万别,但平等的证成因为遵循同样的形式逻辑,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能够满足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改革诉求,因而极具生命力,并作为思想意识中随时可以准备冲破阻力的潜流而存在,影响并推动着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演变。

  5

  面对相互冲突甚至截然相反的平等主张和平等要求,当代学界有关平等论辩的中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又回归到曾经令亚里士多德困惑的问题,即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对人们在哪一方面同等对待的问题,也就是“哪些平等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人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平等”等问题。这样,平等问题就与有关分配正义的辩论合流,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

  人们有关平等和分配正义的争论大都可以转换为有关分配正义中平等尺度的争论。平等诉求的多样性往往意味着平等尺度的多样性,因为不同的平等诉求往往需要由不同的平等尺度来裁定。面对相互冲突的分配正义要求,不存在唯一地充分的和完备的平等尺度,以对互竞的分配正义要求做出清晰、一致的裁决。现实社会中分配正义的尺度往往是一种以应得为基础、辅之以其他尺度的混合尺度,是多种尺度的混杂和复合,是以应得为基础,兼顾人们基本需要的各方利益的综合博弈结果。

  6

  当代社会平等实践的现实选择可以称为“社会基本保障的平等”,是基于人之为人的权利保障,是一个社会对于自身成员的兜底关怀,是一个社会的“伦理学参数”。至于社会基本保障应该包括什么内容,什么是适当的基本保障水平,没有任何一种平等理论能够一劳永逸地做出回答,它有待于每个政治共同体依据自身的情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等做出自己的选择。

  相较于德沃金提出的“资源平等”,阿玛蒂亚·森主张的“可行能力”的平等、柯恩提出的“优势获得机会”的平等、阿内逊主张的“福利机会”的平等以及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平等观点,本书提出的“社会基本保障的平等”不仅能够持续地提供对处于不论何种原因而陷入不幸状况的人们的兜底保障,而且为每个人的抱负和自由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包容性和空间。社会基本保障平等以及现代平等权利体系的主张,归纳和反映了当代平等实践的现实,是对当代各主要国家平等实践的更全面、更准确的哲学表达,它提供了一个思考当代社会平等政策选择的基本框架,并为平等的未来指明了一个可以凝聚广泛共识的、继续前行的方向。

  7

  能够自圆其说的实质平等观多种多样,而且常常相互抵牾,它们内涵的平等要求也往往相互冲突。不同的实质平等观之间的冲突和抵牾,无法在理论层面获得清晰一致的学术裁决。对于这种情况,学界能够提供的,不外乎对这些实质平等观进行可能的经验性阐述,分析不同平等主张和政策诉求对于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和可能的政策后果,可能带来的益处以及可能存在的弊端,然后交由社会公众,在自己的良知或利益指导下进行价值判断,或交由决策者做出最终决策并承担决策责任。

  

  4

  警惕先知

  对于平等的不同政策之间的分歧,一个诚实和具有学术素养的学者所能够做的大概也就只能如此了;一旦超出这一步,他便是在表明自己对于不同政策选项的个人偏好和价值判断,而这已经与学者的本分无关了。如果他竟然跨出这一步,并宣称自己有关平等政策的选择偏好是唯一正确的,这种做法,就像韦伯所认为的,要么是出于学术的浅薄,在有意无意地充当冒牌的先知;要么是道德上不够诚实,意图扮演有别于学者身份的煽动家的角色。可惜的是,对于僭越自己学术本分的学者及其做法,人们或出于自己特殊的政策偏好,或出于特定的激情和利益,或出于对于学者的轻信,往往不够警惕。

  以上内容摘自《平等的学理基础》。

  平等的学理基础

  

  王元亮 著

  ISBN:9787301310625

  定价:48.00元

  2020年5月出版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王元亮,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政治哲学和治理理论研究。近年来,在《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有思想|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