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绿值”跃升 让大河呈绿

  黄河,驰骋万年,奔腾千里,在祖国正北方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几字弯”,鄂尔多斯紧紧偎依其中。

  黄河选择了鄂尔多斯,但并不是把所有的“福泽”都赋予这片土地。黄河安澜,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也是鄂尔多斯人孜孜以求的绿色梦。

  鄂尔多斯市是全国黄河流经第二长的地级市,大河过境728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境内分布有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两大沙漠(地)占到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8%,十条季节性河流(俗称“十大孔兑”)由南向北穿越两大沙漠(地)注入黄河,生态环境一度十分脆弱。

  作为鄂尔多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流域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价值”不言而喻。

  长河浩荡,治河不息。

  溯源大河之本,追寻治理之要,是鄂尔多斯发展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宏大课题。

  强化荒漠化防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量,作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的鄂尔多斯主动扛起了这一重大政治责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鄂尔多斯在全区率先推行了小流域治理承包到户,谁治理谁所有,充分调动起全市人民“治河”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将“黄河变绿”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实施《鄂尔多斯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动“十大行动”,多措并举推进“十大孔兑”全流域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力守护黄河生态底线。

  一个个理念、一项项举措、一次次实践,在黄河实现了绿色逆袭,逐步构建起有效、长效的水土流失治理“鄂尔多斯治理模式”,一个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新“样板”正在形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之梦渐行渐近。

  带砺河山,护河不辍。

  地处“河套”,不缺水,但要节水,是鄂尔多斯实现永续发展的题中之意。

  多年来,鄂尔多斯始终坚持“治理”和“保护”两条腿走路,形成了“治”好黄河沙、“用”好黄河水、“唱”好黄河牌的“一盘棋”格局。

  鄂尔多斯在全国首次试行拦沙换水试点工程、创造性地开展水权置换,为工业企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宽了思路,实现了水权效益、经济效益的双提升。深入谋划发展定位,打造以绿色和创新为主要支撑的产业布局,开展黄河生态富民工程建设,建设一二三产互动互融的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承担起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的历史使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扶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全力打造“中华母亲河亮丽几字弯”文化旅游品牌。

  “黄河变绿”,成为鄂尔多斯大地最美的“镜头”。

  鄂尔多斯,情满一河绿。

  尺寸之功,千秋之利。鄂尔多斯不仅溯源到了黄河的“价值”,更实现了黄河的“增值”。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功能迸发出“绿色活力”,遍布黄河两岸的绿色产业,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绿色福利”,奏响了“绿富同兴”的强音。

  每一份平凡的努力,都汇聚成奔涌不息的绿色大河;每一次坚定的前行,都折射出众望所归的黄河安澜。

  大河成绿奏长歌。鄂尔多斯必将再接再厉、一往无前,让黄河变绿和发展向绿的“协奏曲”响彻黄河岸边、高原之上。(张晓艳、侯骄轩)

  来源: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