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数理为基,广阔天地

  是的 我看见到处是阳光

  你的理想在数理学院吗

  你跟小伙伴一起来吗

  知数达理?领袖未来

  快来吧?奔腾少年

  期待你成为数理人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数理等你

  金秋九月?我们不见不散

  

  院长寄语

  

  院长 郭上江教授

  数学和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科学技术原始创新和突破都有赖于数学基础和物理学知识。数理为基,威力无比,实际应用,广阔天地!数学与物理学院秉承和发扬学校基础课教学近70年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形成了“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良好院风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致力于培养高水平数学人才、物理人才和应用统计学人才。成功的人生源于正确的选择。我诚挚地欢迎大家齐聚地大数学与物理学院,这里能够为青年学生提供成才成器的土壤,有能力让大家丰满羽翼、搏击长空,向着梦想的彼岸翱翔!我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放飞梦想,为青春搏击,为梦想导航!

  一、学院介绍

  数学与物理学院成立于2005年,其历史可追溯到北京地质学院时期,1952年成立的“数学教研室”和“物理教研室”;1964年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教研室组建成“基础课委员会”;1975年迁汉后,1977年开始招收数学专业本科生;1982年成立基础课部,1993年成立数学与物理系;1987年开始招收物理专业本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2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数学与物理学院历史沿革

  自2005年成立以来,学院秉承和发扬学校基础课教学70年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形成了“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良好院风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发展成为培养数理学科高级复合型人才、从事数理基础理论与应用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学院现有数学和物理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一流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一流专业物理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现有数学、物理学2个学术硕士学位点和应用统计学、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自设现代数学与控制理论二级博士点。

  二、学院框架

  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物理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大学数学教学部、大学物理教学部和物理实验中心(物理实验省示范中心)6个系部,还有数学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综合物理实验室、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实验室、激光应用技术实验室、光电子技术实验室、材料模拟与计算物理研究所等实验室和研究所。《数学学科特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3)》已正式实施,成立了数学科学中心。

  

  2020年数学科学中心授牌仪式

  

  2020年数学科学中心成立

  三、师资队伍

  学院有一支学术气氛浓厚、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队伍,既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的老教授,也有富于创新精神、勇攀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党政管理人员11人、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人员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5人、副教授5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3人, “地大百人计划”2人,“地大学者”学科骨干人才3人,“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10人以及青年优秀人才15人。学院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包括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校“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4人,校“青年教师朱训奖教金”获得者4人。作为教学大院,我院先后共有30多人次荣获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称号。学院近五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院党委被授予2019-2020年度校“先进基层组织”荣誉称号。

  学院组织了第六届和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分论坛,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地大百人计划”郭刚教授和特任教授刘志苏正式入职、引进了特任副教授3人。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茁壮成长,1位教授入选2021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校共5人),有1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1位教师获批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四、人才培养

  学院着重数理基础学习、强调数理与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严谨的科学思维、广阔的国际学术视野、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菁英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加强“大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基地”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物理竞赛、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等。2021年,我院3名本科生入选第十五批李四光计划;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共计13项;景锐平等4位老师获得学校“优秀大创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5项、湖北省一等奖8项、湖北省二等奖14项、湖北省三等奖22项。顺利组织了面向全校的大学数学校级竞赛。我校参赛队伍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成绩中获得佳绩,其中数学专业组获得一等奖 11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4项,非数学专业组获得一等奖10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51项,一人入围决赛。组织学生参加了2021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赛和教学赛,共获得了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了2021年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创新实验竞赛,获得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47%,位居学校中上;本科生平均升学率保持40%以上。主要就业单位有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鸿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汉德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明源软件有限公司、东软集团、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等。

  2021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20篇。获校研究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特等奖7项,获校级7二等奖5项,三等奖22项;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在2021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共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学院同时承担学校民族预科生教育,形成了“强基础、宽口径、促交融、重实践、提素质”的少数民族预科培养的地大特色。加强思想教育,管控宗教行为;注重民族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加强实践教育,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抓实教学环节,设立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课程辅导室,开展学业指导帮扶;实行“预本一体”“预补相辅”“严爱相济”“文化相融”,建成“预科之家”。

  

  民族文化交流沙龙

  

  “理遇新光”迎新晚会

  

  参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

  近五年,承担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4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66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人,湖北省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人,校“青年教师朱训奖教金”获得者4人,校“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3人,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6人。

  搭建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

  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指示精神,学院成立“大我”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乡村、中小学开展公益科普服务。专业指导老师15人,3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开设科普课程8门,配备90余件演示设备,面向社区、中小学、农村地区开展公益科普服务活动30余场,累计2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科普事迹获得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10多家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报道和转载。入选学校2022年度“一院一品”党建品牌项目、荣获2022年湖北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获得2022年度武汉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工作项目、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年“民生微实事”服务类项目支持。

  

  

  图源:人民日报

  

  数理文化季华中七校代表共同倡议

  

  社区科普活动

  

  社区科普活动

  

  社区科普活动

  

  物理实验室进社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党员给中小学生送上科普大餐

  湖北社会科学网原文链接:http://www.hbskw.com/p/57208.html

  

  数理科普知识展览

  为响应全国科技周“走进科技?你我同行”的主题精神,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学普及惠民活动,推动青少年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5月26日,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由湖北省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2022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与物理学院专场青少年物理科普日活动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顺利举办。湖北省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科学发展研究院、本科生院、团委、博物馆、设备处、宣传部、附属学校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理学院等部门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郭上江院长主持本次会议,湖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石瑛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锦高教授分别致辞。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参加本次报道!

  

  长江日报---大学教授带小学生体验物理“魔法”

  

  极目新闻---海市蜃楼、电磁炮……地大教授给小学生上实验课

  

  极目新闻---海市蜃楼、电磁炮……地大教授给小学生上实验课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962919423359584&wfr=spider&for=pc

  121171班团支部以《走好学习之路、绽放民族之花》为主题展开汇报,获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2019年度“百生讲坛”“活力团支部”特等奖。

  

  我院团支部获湖北省“百生讲坛”决赛“活力团支部”特等奖

  六、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2018年以来,我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新增横向项目43项,新增科研经费2347万元。尤其是,2022年获批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纵向、横向总计获批项目32项,总经费675万元,创下了近五年立项数的新高。2019年以来,数理学院教师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质量保持优异,文章被引次数表现突出,以第一单位发表在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SIAM Journal on Mathematical Analysi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SCI期刊论文285篇,其中T1论文57篇, T2论文110篇,高被引论文57篇,郭上江教授、魏周超教授在2021—2022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在数学学科的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出版专著、教材15余部,发明国家授权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

  学院高度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和合作研究。2021—2022年期间,我院举办国内外会议12场,特别邀请Celso Grebogi院士、郭柏灵院士等知名学者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学术访问和学术报告160余次,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90余人。学院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本科学生的短期海外游学,2014年以来,有40余名学生受此资助开展了海外短期交流访学。有物理学专业学生通过学校2+2项目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

  

  2017-2021年科研项目经费分布

  

  2017-2021年科研项目数量分布

  数学与物理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链接:

  https://slxy.cug.edu.cn/xsyj1/kyxm.htm

  

  2017年-2021年发表SCI论文

  

  胡鹏 荣获2020年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7年“Workshop on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Strong Interacting System in Extreme Environments”学术研讨会

  

  2017年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9年武汉系统生物学与生物动力学论坛

  

  2021年北京谱仪Ⅲ国际合作组2021年冬季会议

  

  2022年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学术研讨会

  

  2022年微分方程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fferential Equations)

  联系方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与物理学院

  联系电话:027-67884847/67883091

  学院网址:http://slxy.cug.edu.cn/

  

  扫码关注数学与物理学院

  微信、QQ、微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