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数百万之众,似军又非军,驻守边疆已有数十年

  

  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有了“屯垦戍边”的传统,即调派大量军民驻扎在边界地区,平时专心搞生产,战时则能迅速集结整军备战、御敌疆场。客观地说,这种“平战结合”的戍边方式十分适合我国的国情,毕竟我国国土辽阔、边境线绵长,如果单独在边境线配置大量部队既不现实也会造成极大负担。所以,哪怕新中国成立后,屯垦戍边的传统也还是继续被传承了下来,如我国偏远的西部地区、北大荒、内蒙古等地就是这一独特戍边政策的实施对象。尤其是新疆,更是被“屯垦戍边”政策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催生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一历史产物,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在的区域正是全国最大的农垦区之一。

  

  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甚至都没怎么听说过它的情况。在这里小圣就简单介绍一下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人口324.85万,土地面积约7.06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4.24%、全国农垦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接壤,结合兵团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名字,大家就能知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边疆建设”之重任。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仍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不仅拥有独立的行政执法权,而且还能自行管理所辖垦区内的行政、司法、教育等事务。另外在行政级别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是国务院下辖的省部级单位之一,享有省级的权限;但除了受中央政府领导?之外?,兵团??还?要?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领导。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初,1950年1月,为了巩固边防、确保稳定,解放军在新疆共计部署了近20万部队,而彼时的新疆百废待兴,如此庞大的军队势必给新疆当地造成严重负担。于是,为了不给新疆人民添麻烦,驻疆解放军各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保证军事训练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在当年就实现了“粮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菜全部自给”的惊人成绩。随后,由于新疆地区的形势日渐稳定,各族人民更是和谐共处、专心致志搞生产,所以驻疆解放军因时而变不断减少规模和兵力。

  到了1954年10月,已有17万驻疆解放军集体就地转业,如解放军第二军、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当然,这些部队并没有像现在的转业军人一样各回各家,而是逐渐形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并接受新疆军区和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双重领导,从此也开始了数十年轰轰烈烈的“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浩瀚征程。

  

  兵团民兵在训练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广大兵团人不怕吃苦、积极创业,在植被绿化、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其先进事迹在国内被广泛宣传。此后,国家也积极号召有志之士投身新疆建设,于是“支援新疆”“开发西部”成为了一股热潮,当时全国各地均涌现出大批优秀青壮年、退伍/转业军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加入兵团行列,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得以迅速壮大。当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未忘记自己的戍边使命,从巡逻边境线、组织民兵训练到协助解放军管控等等行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这对于稳定新疆、维护国家边防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有效改善了国家西北边防的战略态势。

  

  举个例子,1962年,新疆伊犁、塔城发生了较大规模的边民越境事件。根据国家部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短时间内就调遣了1.7万余名干部职工奔赴涉事所在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并实行代耕、代牧、代管等应急措施。紧接着,兵团干部职工又迅速沿着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哈密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建立了纵深10公里—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这些措施有力支持了国家稳定新疆的局势,更让国人看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出于某些原因,1975年3月,“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曾短暂地被撤销。直到6年后的1981年12月,兵团建制又重新恢复,但名称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此开始了第二次创业。202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到3395.61亿元,相较于2020年提升了8%,其经济总量占新疆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1.2%。此外,国家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关心还体现在部队建设上:2017年10月,“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整编为“武警兵团总队”,级别为副军级,极大增强了兵团安全防范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武警兵团总队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