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打分低,惨遭淘汰,老师却说很合理,中层以上领导赋分高

  现在的中小学职称评审难度正在逐渐增大,前几年还好,有绿色通道,让不少老师顺利晋升到了自己理想的职称,不过现在的职称晋升又增加了小课题,各类优秀指标,学校进行的量化打分,晋升高级需要有班主任经历等等条款,晋升职称并不容易。

  

  普通老师晋升职称的难度远比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的难度要大很多,就拿晋升高级职称来说,普通老师鲜有机会能拿到县市级以上的荣誉证书,一般来说,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更容易获得县级市级的园丁奖,优秀教师奖,他们最先接触到这些奖励细则,更有机会提前布局。

  而且在集体打分选择本校的优秀教师的时候,普通老师就算教学质量好,也没有老师选他,普通教师之间更愿意排挤,他们更原因选择中层以上学校领导来当市县级的优秀,虽说打分不记名,不允许看,但是这些人都知道背后谁给没有打优秀,大家害怕给自己穿小鞋啊!

  

  昨天我们学校也进行了职称晋升的量化打分环节,有一位老教师在职称申报打分的过程当中被挤了下来。

  他很平静的和我说职称制度并没有问题,任何一个单位都需要一种制度来刺激教职工的激情,努力工作。这职称制度是并不能取消的。但是职称制度的操作上确实存在着不合理的行为。

  他告诉我职称申报审核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不合理的操作。

  一个是校内的中层主任,校长,副主任赋分过多。一个校长,一个主任,副校长的赋分就相当于一个普通教师好几年的教龄和职龄。

  

  一个是上课的和不上课的在一个框架内打分,这很不公平,职称评聘就是给教学上课的这些人专设的,你不上课的校长和主任,副校长就应该走另外一条线,而不能和普通老师在一条线上竞争。

  这位老师虽然没能够通过校内的职称申报审核,但是他的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职称评审这个制度并没有问题,只是被操作职称申报和评审的这些给弄走样了。当前,职称申报和评审的过程当中,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强监督。

  

  这位老师对于职称评审也是很认可的,不过在具体每所学校的规则制定上,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大家都尊重制度公平竞争是没有错的。但是在量化赋分方面,校领导有他的操作,领导分定得非常高,你也改不了,也就是说指定的规则更有利于校领导晋升职称。

  因为这些规则提前都是通过教师代表和教代会通过了的,这就是制度。但是普通老师你也有权利的,拿着职称评审标准,这是上级的文件,比校级高,没有上课的,什么其它的,不符合文件要求,把他们拿捏住,但总的来说,裁判员和踢球的都是一个人,普通老师当然机会就不多了。

  

  有老师总结说,校长、书记不带课,职称最先晋升,绩效按人均1.5拿;副校长、副书记带副课,职称排在在校长、书记后面晋升,绩效按人均1.2拿;中层干部带主课,职称排在副校长、副书记后面晋升,绩效按1.1拿。

  

  等干部的职称晋升完了,主课教师才有机会晋升职称,他们的绩效在平均数附近浮动,外借教师和个别吃k饷教师的绩效道德平均数,副课教师基本上没有机会晋升职称,绩效远远低于平均数数,长期病休教师的绩效可能高于副课教师,吃k饷教师的绩效低于副课教师。对于职称晋升,很多细则还需要更公平才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