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 放下,每个人的必修课
正念核心态度有9个
1-6月,我们共同培育的态度有
“非评价、耐心、初心、信任、无为、接纳”
7月,我们一起培育“放下”
01
放下是什么?
放下:看到自己常被欲望、
执着所抓住,
允许人、事、物如其所是的
消失或变化?
放下(Letting Go)的反面是什么?执着,执着某些事、人应该按照我们的预期来发展,这份执着通常让我们放不下很多东西,就被带入痛苦之中。
没有人会在开心的时候放下,通常都是不开心的时候,朋友会开导我们放下,可恰恰是因为放不下,才陷入痛苦,因此我们常说:要是能放下就好了。放下,是很困难的。我们很少会因为别人的劝告而放下、有力道地放下,唯有自己体悟放下的真谛,而通过别人口中说的,影响其实都很有限。
但我们每个人又是“放下”的专家,比如呼吸,每一次吸气之后,我们都要放下、放开,如果紧紧抓住吸进来的空气,那就没有新的空间给予我们再一次开始,所以,如果你正在呼吸,你就一直在练习放下。为什么我们对呼吸可以放下,对其他一些事情不愿意放下呢?
或许你可以在这里停留片刻,拿出纸和笔,做个小练习:
自我觉察
1、此刻我正处于 岁,哪些东西是我看重的:
如果我需要放下其中几个,只保留三个,我会如何选择?
2、想象20年后,此刻的我,觉得哪些东西是我看重的: ;
如果我需要放下其中几个,只保留三个,我会如何选择?
3、想象下此刻,我已经来到了人生的最后的时刻,哪些东西是我看重的:
如果需要删除其他的,我会保留几个?
这个过程中,是否有什么发现?
02
放下不是什么?
“放下”不是“不承担”或“消极”,而是放下包袱、给予自己空间,开启新的开端起点。
许多人不敢放下,是因为内心缺乏一种安全的依靠,我们习惯要抓住一些东西来让自己觉得安全。比如放不下工作,是因为担心和恐惧失去工作带来的不便和困境,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让自己面对哪怕是感觉非常痛苦、甚至没有太多发展可能性的工作,仍然苦苦煎熬。
甚至内心会认为,这是一份付出、奉献和牺牲,牺牲自己来换取家人、孩子的幸福生活,可恰恰是因为你过的不幸福,带给身边人的更多是一种期待、压力和负担,并不能真正的滋养和照耀身边的人,反而会让她们认为当下的生活不值得。
放下,不代表我们不去承担,不去尽到自己的责任,也不代表消极避世,放下万缘、归隐山林,这些都是放下的“外形”,放下的“内核”是我们真实的与一些内在的粘连、执着进行转化,当内心真正的放下,哪怕事情就在眼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03
放不下带来的苦
当我们学不会放下,就意味着我们每天在背负着沉重的背篓,里面放满了一路捡来的石头,负重而行。????????????????
01/ 让我们被某些东西牢牢的困住
据传在印度有一种特别聪明的抓猴子的方法——猎人在一个椰子上挖一个洞,洞足够大,猴子可以把手放进去。他们在另一端钻两个略小的洞,穿一根铁丝,然后把椰子固定在树的根部。接着他们在椰子里塞进一根香蕉并躲起来。猴子跑下来伸手抓住香蕉。这个洞的挖法非常聪明,空手可以伸进去,但是拳头就出不来。若要自由的话,猴子只需放下香蕉。但似乎大多数猴子都不会放手。
而我们内心也经常会以相似的方式被抓住,无论我们智商多高,一旦被抓住,没有习得放下的能力,其实就一直会被困住某些东西的牢笼之中。
或许是愤怒、或许是自尊、或者是某个事情、或许是曾经被伤害的经历、或许是财富的灰飞烟灭……
02/ 过着让自己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活,引发焦虑、压力
放不下,反映了我们不允许人、事、物的变化或消逝,或者不允许变化没有按照我想要的方向发展。不接受变化,让我们把自己与他人重重地钉在某个时空,或者在过去、或者在未来。
放不下,也很多时候源于对未来的高度担忧,不断想象可能会发生很糟的状况,于是一直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刺激内在压力系统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紧绷的状态,久而久之就带来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抑郁等身心问题。
比如孩子的成长和健康,有一种爱叫——妈妈认为你冷,妈妈认为你缺营养……所以会不断让孩子加衣服,逼孩子吃他不喜欢的东西,结果如何呢?
03/ 失去重新开始的可能??????
放不下,意味着不接纳,意味着我们的心中只有这一种可能,意味任何其他的可能性和想法会被排斥在我们的认知之内,因此也会失去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就像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输掉了,或许是某个人生重要的关口走错了(如高考、选工作、选方向……),可因为过去的投入让自己难以释怀这个事情,一直沉浸在痛苦、懊悔之中,而其实人生之路充满无数的选择,每天、每刻都是全然的开始。放不下,就意味着我们还要背着过去的包袱前线,就算开始,过去的压力也会让自己失去坚持和力量。
04
为何会放不下?
1、 内心固有的设定和执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过去教育、生活形成的标准,这些标准构成我们对人事物的判断、评判,当不符合我们判断的出现,习惯性的就不接纳,想要改变。??????
2、 认同自己的感觉和情绪
放不下,更多不是对事情本身放不下,或许事情已经是这样,就像覆水难收一样,但我们放不下的是和这个人、事物本身之间的联系,对于过去的经历带来的感受、体验、付出都深深的抓住我们的心,让自己以为这就是我。认同的本质,是我们放不下内心的这份感觉和情绪。
3、对当下这一刻的不接纳?????
不接纳当下,也意味着心一直牵挂着想象中更好的未来,或停留在对过去的懊悔,我们并不真实的存在于这个时刻、这个当下。
05
如何培育放下?
放下是我们平时就要修炼的内容,而不是等到困难来时才临阵磨枪。
第一步:日常的观察:看到事物存在“成、住、坏、空”的规律????????
“成、住、坏、空”与企业管理课程中提到企业的四个阶段“形成期、维持期、衰退期、消逝期”的表述基本一致, 任何人、事、物其实随时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以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出生到结束求学阶段是形成期,进入职场发挥所长是 维持期,生病、老化、退休是衰退期,从人生舞台完全退场是消逝期。
而这样的认识,或许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理解,可理解并不意味我们真正的知道,我们也缺少观察,更缺少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当突然面对变化时,总是很难承受。
所以,第一步,就是学会在生活里面看到“成、住、坏、空”的发展:
?肚子疼:微微感觉到肚子不舒服是形成期,越来越痛是维持期,找到厕所充分释放是衰退期,肚子恢复一般正常的感觉是这个肚子疼历程的消逝期。
?心情不好:因某个状况心里开始感觉不舒服是形成期,不舒服的感觉 大量占据心头是维持期,心情慢慢平和是衰退期,心情慢慢回复或放 掉那个不舒服是消逝期。
?使用手机:刚买手机与摸索使用方式时是形成期,用得很开心时是维持期,常出现故障或心里不想要时是衰退期,坏掉或送人时是消逝期。
? 一段感情:眉目传情的暧昧阶段是形成期,两人手牵手在一起是维持 期,感情生变是衰退期,分道扬镳是消逝期。
?养育孩子:孩子出生后一直到还需要依赖家长时是形成期,在管辖范围且还算听话是维持期,经常超出管辖或对家长视而不见是衰退期(孩子学习独立的开始),单飞或离家是消逝期(孩子独立)。此消逝期也同时宣告了孩子另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当然也是父母不同生命周期的开始。
?工作历程:刚进一家机构从学习到稳定是形成期,稳定中也会有起伏变化是维持期,渐渐觉得这工作好像不是我想要的是衰退期(这个衰退期引发寻觅另一个工作或准备下一个学习历程),从想离职到转换跑道是消逝期(也是另一个周期的形成期)。
而这样的过程其实,其实每一刻都在发生,并且组成了整体大的生命轨迹之图(如下)
(来源:胡君梅《正念自学全书》)
我们可以看到大的“成、住、坏、空”周期中还有无数小的周期,层层交错,相互衔接,循环往复,周期里的每个阶段,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悲喜、优劣,或苦或乐,绝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选择。
经常观察日常生活中“形成、维持、衰退、消逝”的生命历程,可以帮助我们训练这颗心,从小地方开始接受变化并修炼放下的能力。
常用正念练习:生活中的正念观察
第二步:学会面对变化和消散的发生
除了日常的观察,不断强化任何事物都存在变化和消散的可能,同时要能够识别出来当问题出来的那一刻,我们内心中不想放下的这个现实,看到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陷入到放不下的情绪、想法、感受之中,被自动化的反应带走,无法自拔。
因此第二步,就是要面对,真实的面对这个事实,这个已经发生的情况,而不是回避、转移、掩藏,也不是在头脑中认为我在面对,而是真实的去面对这一刻,无论是痛苦、煎熬、难过、伤心、懊悔,这就是当下自己真实的呈现,接纳自己当下真实的现象,允许与包容同在,才会有后续转化的可能。
常用正念练习:正念呼吸、三步呼吸空间、与困难共处的练习……
第三步:接纳它、处理它、放下它
在真实的面对前提下,看到自己被欲望、执着、喜欢、评判所抓住,而导致的不允许的心,不允许人、事、物如其所是的消失或变化,或许内心仍然有评判,或许我们仍然有想要改变的冲动,看到这些部分的存在,愿意与自己达成和解,看到事物成住坏空的本质面貌,与当下的情景达成和解。
然后,用正念培育的智慧来处理事物,并且最终学习放下。唯有放下才是当下新的开端,而放下本身也是自我友善和慈爱,心灵才有空间,迎接生命中每时每刻新的景致与风貌。
常用正念练习:身体扫描练习、无拣择的觉察练习……
06
持续练习带来的好处
当持续深入进行正念练习,对放下的理解和感受会随之加深,归结到最后就简单两句话:
活在当下,是修炼放下的方法。
放下,是活在当下的唯一之道。
一起来吧
7月,共同培育放下
允许人、事、物如其所是的消失或变化
????????????
感谢您愿意花时间来进行正念阅读
祝您平安,幸福,喜悦,自在!
也欢迎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伙伴
欢迎加小编微信
邀请您进入正念交流小群
一个有温度的地方
(请注明申请加入正念小群)
编辑:胡谦alex(北大心理学硕士,牛津正念中心MBCT-L四阶正念师资),部分内容引用胡君梅《正念自学全书》
声明:图片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