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医院精神心理科热点解读:歌手李雯因抑郁去世...

  7月5日晚,歌手李玟的家人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李玟于7月2日在家中轻生,送院后一直昏迷,最终于7月5日离世。其胞姐李思林发文表示,李玟于数年前患上抑郁症,直至近日病情及转而下,7月2日在家中轻生,被85岁母亲发现后紧急送医,最终因抢救无效于7月5日离世,终年仅48岁。

  李玟的突然去世,也让外界再一次认识到了抑郁症的可怕!在此之前,张国荣、乔任梁、陈宝莲、金钟铉……都已经被抑郁症夺去生命!在大众印象中,李玟总是呈现出阳光、乐观的形象,有网友疑惑:为什么看起来阳光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这其实是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

  

  悲伤,是抑郁症的刻板印象

  从生物因素来说,让人类感到愉悦的激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

  抑郁症的人就是血清素这种物质的分泌出了问题。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情绪稳定”。比如,别人对你发脾气的时候,你不容易生气,遇到挫折的时候抗压能力也比较强。

  但是如果你的血清素浓度偏低,就容易出现三种情况:负面回忆、情绪敏感和焦虑。外在表现就是过度自省,觉得自己哪哪都不行,失败都是自己的错,对自己产生厌恶。

  1、空虚,感受不到任何情绪

  “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感受不到。每天、一整日、什么感觉也没有(Knightsmith,2015)“,甚至时间久了后,会想不起自己本来对一些事物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2、与长期对自杀的渴望感相处

  刚开始,自杀的念头可能会吓到ta们,但是随着时间过去ta们已对此习以为常,并且学会了在每次很想自杀的时候,试图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3、某个瞬间也会感受到快乐

  在某些瞬间、或者一段时间里,ta们会突然感觉一切又“真实”了起来,好像回到了没有抑郁的时候。可一想到短暂的快乐会消失,ta们会更加低落。

  也有人误以为当自己抑郁时不应该感到开心,于是当ta们觉得心情很好时,反而会愧疚,或者觉得自己的抑郁果然是假装的(Knightsmith,2015)。

  4、部分人,戴上了微笑面具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每天看起来很快乐,并未有上面说的悲观,萎靡不振,对事物缺乏兴趣,他们会带上“微笑面具”展示自己的开朗自信,内心却承受着抑郁症状,这种被称为「微笑抑郁」。

  

  「微笑抑郁」的风险在于,ta们的抑郁不但很难被身边的人所感知到,有时候就连本人也难以发觉自己得了抑郁症。

  当ta们感知到那些“不对的”情绪时,有时会想,“我好像活得不像自己,感到非常空虚,但也没什么不对劲的”,ta们只是把自己的情绪放到一边,不去处理,继续前行。

  爱笑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主要特征为持续情绪低落、对平时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自我评价低、有消极言行等。

  大部分的人对抑郁症存在刻板印象,觉得患者都是闷闷不乐、对生活毫无兴趣的人,阳光、爱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实际上,抑郁症有其诊断标准,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不是每个抑郁的人都会展现出悲观的状态,不能简单以人表现出来的个性判断。

  部分抑郁症患者患有“微笑抑郁症”。这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指带有抑郁情绪的人把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戴着微笑的面具,让人以为自己生活愉快,导致抑郁症状很难被发现。这类患者难以及时得到外界帮助,进而更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抑郁症对人的伤害有多大?上海虹桥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表示体现在下面几点。

  1、身体方面

  抑郁症不仅影响精神健康,还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患者经常会出现身体症状,如疲劳、失眠或睡眠过多、食欲改变、体重变化等。他们可能感到体力衰弱、力不从心,并且容易生病或久久不能康复。

  2、情绪和心理方面

  抑郁症患者经常感到极度的悲伤、绝望和无助,常常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享受。他们可能感到空虚、焦虑和无价值感。抑郁症还经常伴随着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责,可能导致自尊心的丧失。这些情绪和心理状态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闷。

  3、工作和学习方面

  抑郁症对患者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患者可能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决策能力受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学业成绩下降甚至失业。这会给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未来带来严重的困扰。

  4、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

  抑郁症会对患者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可能因为情绪低落、自卑和缺乏兴趣而无法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逐渐与朋友、家人、同事等断绝联系。这种孤立和孤独感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5、自杀风险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相对较高。他们常常感到无望、绝望和无助,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如果没有及时的干预和支持,抑郁症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抑郁症可以治疗吗?

  专家指出,作为一种疾病,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通过寻求专业的帮助,大多数患者可以被治愈。

  和大部分疾病都一样,抑郁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刚刚出现抑郁情绪的时候,及时寻求心理干预,从而避免抑郁症。

  目前,抑郁症用药的普遍规律是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最后达到目标剂量维持,连续用药治疗时间多要达到两年甚至更长。尽管过程很漫长,但真正达到治愈的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在遇到挫折时,经历过低谷的他们有时会比普通人更坚强。

  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亲友,因为对病情不了解,从而对抑郁症患者的各类行为产生误解。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时,周围的人往往也会不知所措,生怕一不小心就伤害对方。

  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行,帮助和安慰抑郁症患者,和他们和谐友好地相处?上海虹桥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表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理解:让抑郁症患者获得尊重和正在尝试被理解的感觉很重要。他们的很多痛苦不为人知,也很难一次性表达清楚,因此要不断地尝试多理解他们。

  多倾听:倾听对抑郁症患者最重要。倾听过后,我们最好不加评价、不加分析、不加指责。

  多关心:抑郁症患者通常很脆弱,需要被关心和爱护。

  多配合:有的患者想单独待会儿,我们就要在约定安全后给予一些空间和自由。有的患者容易哭泣和发泄,我们就要给予陪伴,允许他在不伤害自己的限度内发泄。

  不盲目建议、鼓励和督促:抑郁症患者处于疾病的状态下,承受力和对外界的敏感度异于日常状态,各类微小的事情都会带给他们压力和崩溃感。没有专业的患者病情评估和医师指导,不应强行带患者运动、聚会、旅行、读书及尝试各类网上查阅到的治疗方法和调整方式。

  不指责:抑郁症患者最害怕被贴上不努力、不负责、不认真、不坚持等标签。不要说“这算个什么事儿”“人家的处境比你还难,也没有抑郁”。

  不询问原因:不要直接问“为什么你抑郁”“为什么大家都有压力,就你生病”。抑郁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是否要患病。

  不战战兢兢地对待:尽力去做,带着爱去看护抑郁症患者就是最好的应对办法,不用背负太多心理负担,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他们。

  找专业医生做依靠: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药物干预、目前最该做的和最不该做的事情等,并给出相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