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用甲骨文高考的黄蛉,作文6分却被川大录取,教授直言教不下去

  甲骨文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文字,距今已经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以现在文字的水平,破解的甲骨文只有2000多个汉字,想用它来表达清楚立意,难度很大。

  

  但是,偏偏就有这样一位高考生,他在高考的试卷上用甲骨文作答,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并没有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结果只得了六分。

  不过,最后被985大学录取。这位考生的名字叫黄蛉,那么,他之后的人生命运又会去往哪个方向呢?

  微观人物故事,立志激励最为上进的责任青年。本期子牙童趣微观视角,就带你走进这样一位研究甲骨文的男人。

  1989年,黄蛉出生在四川绵阳,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往大城市打工挣钱。黄蛉成了一位留守儿童,也正是因为童年的经历,让他变得坚强又特立独行。

  他的同桌形容黄蛉的时候,说他经常在教室里打禅静坐,是一个和别人都不一样的人。个性很足但是生性又不擅长表达的黄蛉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表现并不是十分的出众。

  2008年,他参加了第一次高考,但是因为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分数线,上不了一本的大学,所以他选择了复读一年。

  

  就在这复读的时间里,他遇到了一位改写他一生命运的老师——蒲老师。

  蒲老师是黄蛉复读班的班主任,尽管两个人是师生关系,但却是惜惜相惺的知音,因为他们爱好古文字,两个人很快便找到了共同语言。

  其实黄蛉也是从高二的那一年才开始关注甲骨文的,一开始并没有太深的研究,是因为在蒲老师的影响下,才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然后转为了热爱。

  蒲老师把甲骨文的演化过程讲解得既生动又有趣,让黄蛉时常听得入了迷。

  

  就这样,黄蛉对于甲骨文的热爱,到了几乎痴迷的地步,当时的甲骨文也只有一千多个字,但是黄蛉却可以掌握八百多个字了,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学习甲骨文是十分用心的。

  有了这样的原始积累之后,黄蛉便会试着用甲骨文代表汉字,甚至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都代入了甲骨文。

  上课的时候,他会用甲骨文记笔记,会用甲骨文写同学们的毕业留言册,会用甲骨文签名。

  这几乎已经成为他的个人特色,所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这一爱好,每到这个时候,黄蛉都会表现得十分得意,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优越感。

  2009年,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高考,但是,在高考答卷的作文题上,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用了甲骨文。

  考场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他用甲骨文写出了一篇800字的作文,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

  

  据说,当年的阅卷老师根本看不懂这篇文章,于是便邀请了四川大学专门研究这方面的教授来帮忙翻译这篇文章。那位被邀请来的教授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标注出了正确的简体写法。

  当阅卷老师再一次评判这篇被翻译过来的作文之后,觉得其内容和高考作文的命题并不吻合,既然跑题了,自然也就得不到高分,最后只被判了6分。

  这样的结果自然也导致黄蛉的高考分数不高,只有428分,就连当时四川省三本的分数线都达不上,只能去上专科学校。

  

  不过,黄蛉用甲骨文写作文的消息不径而走,在网上一直子就火了起来,大家都称他为古文字达人。

  他的行为也立即引起了多方的反响,虽然高考失利,但是他能够把甲骨文运用得如此娴熟,实在也算是一位奇才。

  这样的一位奇才,他的人生方向究竟应该在哪里呢?这是很多人都为之关心的话题。

  

  高考失利后的黄蛉虽然拿不出好的成绩,但是幸运之神却随之而来。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先后有多家大学都纷纷地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这还包括湖南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等等。

  最终,黄蛉在众多大学当中选择了四川大学下属的锦城学院,四川大学虽然是985高校,但是锦城学院却只是一个三本的院校。

  不过,黄蛉自己倒是觉得十分的满意,因为他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他很喜欢这个专业。而他这样的好运气在高考历史上实在是属于罕见的个例。

  后来,黄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和记者透露过,他在高考作文的时候用甲骨文,其实是早就已经蓄谋好的事情。

  高考时,他最先写的是作文,用时90分钟,花掉了整场考试的大半时间。

  一开始他还想写散文和微小说,因为这样的题材在判分的时候十分占优势,不过,他尝试了一下,很多的字用甲骨文写不出来,于是就放弃改成了写议论文。

  

  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用甲骨文,他解释说,一是因为他真心热爱甲骨文,想着借高考这样的平台想要一展所长。

  第二,因为可以得到阅卷老师的关注,这样做可以剑走偏锋。第三,他怕自己的文章落于平庸,所以才想要搏一搏。没有想到,他竟然真的成功了。

  在两年的学习之后,他从锦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调到了四川大学本部的历史文化专业进行学习。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从一所三本学院跳进了一本985高校学习,虽然是同一所学校,但是学历却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而且他属于特招生,四川大学也想要专门来培养黄蛉,于是特意返聘了一位退休老师何崝来亲自教导他,并且一对一地进行教学。

  不过,好的运气似乎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伴着黄蛉,好运大多数的时候还是需要和能力相匹配的。

  如果黄蛉找对人生的方向,在古文字文化这一块认真研究发展的话,相信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何崝老师居然向学校提出了辞职。

  

  理由竟然是不想再教黄蛉这样的学生了,因为他性格浮夸不稳重,不仅仅不把心思好好地放在脚踏实地地学习上,还时常和媒体联系,爱出风头,总是喜欢夸夸其谈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吹捧自己。

  这让何崝教授十分失望,认为黄蛉这两年在古文字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成果和造诣。

  何教授辞职之后,黄蛉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关于之后应该如何发展,他表示可能会试着考研究生。

  

  黄蛉的故事一传来,便引发了众人的热议,大家的观点褒贬不一。

  有些人表示十分羡慕他能够有这样的好机会,也有人佩服他的勇气,但也有一些人觉得他就是在利用高考哗众取宠,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材实学,也不应该得到破格的录取。

  四川大学的一位教授就曾经建议,高考考试中应该加入一项规定,就是必须使用简体字这一统一字体答题,这样就可以让高考的文字更加规范。这也不失是一个好的建议。

  

  如果是你,你会支持黄蛉这样的行为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