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已关注到“山河大学”,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

  7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就近段时间网上出现的“山河大学”,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回应,关于刚才记者提问的“山河大学”的问题,我们也关注到了。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教育部将围绕增强国家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谢谢。

  

  “山河大学”是一所虚拟大学,其概念的提出源于网友的玩笑——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个省份的343万考生,每人出1000元,总共是三十多亿,就可以打造出一所四省交界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招生。其火爆后,虚构的所谓官网、校训、校徽、院系、招生简章等,被网友们接力设计出来。“山河大学”也成为网络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

  

  教育部的回复,至少我们知道教育部关注到了。但是,从网友的评价反馈来看,似乎并不买账,认为教育部的回应很官方,没有行动等于白说,没有实质性进展,等等。

  

  从本身来讲,要尽快改变这种教育资源特别是高水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是不可能实现的,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的高等教育资源或规模都与各地人口规模不相匹配。

  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山东,在四个省中相对略好一点,但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仅有3所(不计异地校区),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西,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两所,其中山西大学为新晋“双一流”建设高校,太原理工大学排名也不靠前;河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仅1所河北工业大学且在天津;河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所,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省被称为高等教育洼地,郑州大学大而不强,河南大学也是落选“211”工程建设高校和地域因素等原因而错失良机,才在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其比例也就不用说了,落后于多个省份,特别是河南省和河南省。近年来,各省都做了一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如:山东省新建康复大学、空天信息大学、能源大学和多所大学“双一流”建设,山西省支持多所大学“双一流”建设,河南也支持符合条件普通本科学院更名大学和孵化多所本科学院以及多所大学“双一流”建设,河北省也支持多所大学“双一流”建设以及整合资源建设应急管理大学、部分北京高校雄安新区办学计划等。

  不管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高水平大学建设,这些都无法短时间内改变现状,“双一流”建设有严格的入选条件且数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高水平大学建设也有严格的条件。

  

  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高水平高等教育分布不均的现状,而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高水平高等教育资源整体缺乏,仅仅依靠各省力量有限,需要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从国家和地方高等教育整体布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去完善优化高水平高等教育资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所有的部(委等)属等院校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总人数分配招生指标。我想,这个应该是最关键的,也是大部分人的期望。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不属于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不属于上海,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不属于湖北,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不属于四川,所有的部属院校都属于全国人民。目前来看,部属高校往往都在学校所在省份投放相对更多的招生指标,很不公平。

  

  第二,在现有部属院校的基础上,在无部属高水平大学的省份纳入至少1所部属院校。如,青海、西藏、云南、新疆、河南、广西、山西、内蒙古、江西、海南、贵州、河南等地。这些省份大多是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整体实力不强,有的还是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如果没有部属高水平大学引领发展,将很难改变落后局面。

  第三,部(委)属等院校数量按照各省人口规模布局,适当向国家重点战略城市倾斜。如,北京部(委等)本科高校达到39所(本科院校共计67所),对于2100多万人口的北京市,高水平高等教育资源相当丰富,这是其他任何省份达不到的,甚至多个省无一所部(委等)属高校。北京是政治中心,不代表是教育中心,应该将部(委等)属高校在全国各省按照人口规模基本平均分配,的确个别高校向国家重点战略城市布局,如外交学院理应放在北京。

  第四,鼓励新型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以及在建的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等都是很好的样本,各地要大力引进这种新型大学,特别是发挥本土知名企业家的作用,参与到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中,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第五,按照各省人口规模分配“双一流”建设大学数量。实际上,现在的部分“双一流”建设院校比部分非“双一流”建设院校的实力弱,而是因为照顾政策进入的,国家对于这部分实力较弱的“双一流”建设院校要加大投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双一流”建设大学。同时,按照人口规模合理调整分配“双一流”建设大学的数量,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学科和高校要向地方倾斜并重点投入。

  第六,各地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属本科院校更名和资源整合。如,河南的高等教育大而不强,一批高校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一定的基础,有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河南近年来提出的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河南交通大学、河南传媒大学等等都是有相关基础院校,要加快筹建的步伐,整合优质教育、科研院所的资源,积极争取有关部委的支持,争取早日更名升格。

  

  我想,如果做到以上六点,高水平教育资源会相对公平,需要从上到下大胆的改革创新,合理布局。当然,要做到很难,好比将一盘棋全部打乱了再重新分配,但是也有部分相对来说可以容易实现一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