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方亚鹏教授:食品纳米颗粒的胞内生物学效应研究

  

  报告标题

  食品纳米颗粒的胞内生物学效应研究

  天然和加工食品中常常含有大量不同类型的纳米结构。这些纳米尺度的食品结构如何与人体相互作用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这使得食品级纳米颗粒的安全性和生物效应仍然不清。本报告将介绍典型食品脂质颗粒进入结肠癌细胞的选择性内吞机制,诱导细胞自噬及其分子机制,以及对肿瘤发展的可能潜在影响。

  专家介绍

  

  方亚鹏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副院长

  方亚鹏,200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本科和硕士学位。2005年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食品科学与健康专业博士学位。2005-2010年先后在荷兰联合利华食品与健康研究所、英国威尔士大学东北威尔士学院从事玛丽居里博士后和副教授的工作。2011年回国,担任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教授、院长、菲利普斯亲水胶体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调往上海交通大学工作,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食品胶体科学的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食品软物质结构-品质-营养的关联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欧盟合作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近200篇,引用7000余次,申请国际国内专利近30项,出版著作3部。获2017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度国际食品科技联合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担任国际期刊《Food Hydrocolloids》副主编、《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Research》《中国食品学报》《食品科学》等期刊编委。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已发布专家报告

  实习编辑: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冯红;责编:张睿梅。

  

  

  

  《食品科学》编辑部拟定于2023年8月4-5日在南京举办“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为期两天。欢迎您参加此次培训班。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于2023年8月6-8日在中国江苏南京共同举办“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贵州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贵州医科大学、钛和中谱检测技术(厦门)有限公司支持协办,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杂志、《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承办的“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3年10月28-29日在贵州贵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