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我坚持最久的爱好!

  从年轻的学生时代,体育运动就是我的酷爱了,别的同学在体育课上会逃避运动,我则发自内心地喜欢抢着参加。整个上学阶段,校体操队、田径队和乒乓球队的运动训练我都参加过;我在被推为班干部时,我又自我推荐担任“体育班委”,自己还组织小伙伴一起练武术学打少林拳。总之伴随着开心和活力,就是那时对于“运动”的感知,从小就印在我的内心。

  

  但小时候我体质很弱,属于经常生病的那种,记得有时周一感冒刚退烧,上了几天课,到了周五周六又扁桃体发炎了,父母亲则归罪于我太皮,说我身体吃不消就生病了。那时候作业不多,我就知道泡在外面瞎玩,什么“斗鸡”、“跳骆驼”、“投纸标枪”、“抛铁环”等忙得不亦乐乎,小小年纪只知道好玩,不懂得什么运动。

  

  到了中学,有一次举行校运动会,班里没人肯报中长跑,我就代表班里报名参加了1500米跑,比赛结果从没跑过的我得了第二名,于是我又对长跑产生了兴趣,便有了“运动锻炼”的意识,和几个同学相约一起早晨练长跑,冬天很冷也一早起来照常跑,大家相互“督促”,就此养成了我锻炼的自觉性。以后我的体质也慢慢得到了增强,不再轻易感冒生病了,尝到了甜头,“运动”概念在我少年的时候就形成了坚持的习惯。

  从我走出校门后,这个运动习惯就延续下去了,哪怕后来我曾作为知青插队到了农村,要干农活,也不影响我有经常跑步的习惯,有时农活结束后我还和其他知青一起结伴到附近的中学借用单、双杠进行锻炼。

  

  当年在农村,锻炼其实也是很简单的,早晨和几个爱好体育的知青同伴跑跑步;旁晚收工回来在知青点做做俯卧撑,举举哑铃等相互比试,农闲时玩得更起劲,一些农村小伙也来学样,为此遭到了他们父母的训斥反对,说不能跟知青学,不如省些力气多干活。另一个印象深的就是我们在知青点打乒乓球,经常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吸引了当地的农村青年来围观,也起到了向大家推广乒乓球的积极作用。

  如果说少年时对运动的感觉是活跃、好玩的话,那么到了青壮年时期,对于运动锻炼的认知又提升了一步,体会更丰富和深刻。

  

  在结束了知青插队生涯,返城高考上学、毕业进企业、结婚成家,这一系列的人生轨迹都有变化,但我的运动锻炼没有变,长跑、爬山、打拳,到后来的打球、健身等,都一直伴随我的学习和工作,我也享受到运动带来的活力和乐趣。我感悟到,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行为的自律性;也锻炼了意志和毅力,提升了坚定的信心,并能把这些积极的因素带到工作中去化作一种动力!

  00:2000:11

  当我人过了中年后,我调整了运动的形式内容,如学习打太极拳,因为我觉得太极拳修身养性,不用去苛刻要上升到功夫层面,作为一种运动方式也很适合中老年人的锻炼,如开了一整天会,昏悠悠的,此时打一套太极拳就神清气爽!另外我也把适当的力量健身纳入我的锻炼内容,因为适当的抗阻力运动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也对强化骨密度有好处,能预防老年性退化的骨质疏松;由于以前积累了较多的跑步量,膝关节有轻微疼痛,所以就不再跑,用其它有氧运动来替代,如打乒乓球等。

  00:26

  在我所有投身的运动中,成绩最好的运动是田径中长跑,在学生时代曾获得市级田径比赛的800米、1500米和3000米的冠军,5000米的亚军;最喜欢参与的运动是打乒乓球,但打了几十年,也没啥长进,最好也只得过基层乒乓球联赛单打的第三名;最喜欢观赏的运动是足球和田径。

  

  总之我的运动锻炼是丰富的,并不专注于一种形式,对此我认为,运动对于人也是一种需要的营养,但营养也不能太单调,好比牛奶是好营养,但不能为此专门多喝,而不吃其它食料;锻炼也是如此,不是职业竞技运动员,就不用长年累月专练一项,受动作局限,身体容易产生劳损伤病。

  

  可以说,运动一直伴随着我从青少年、中年到现在退休后的老年,我现在六十六了还在健身打球,感觉良好。几十年把运动做到了长久性地坚持,从中也收获强壮的体魄和坚韧的毅力,使生活也充满了乐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