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指定必读经典书目:1-9年级齐了!暑假读起来!(家长收藏)
原标题:教育部指定必读经典书目:1-9年级齐了!暑假读起来!(家长收藏)
文 |超妈
来源 | 超级父母(ID:edu809)
2023年暑假来啦!
有研究显示:
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暑假时间较长,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而暑假是阅读的黄金期,错过可惜。
请家长抓住暑假这个黄金时段,培养孩子终身阅读习惯。
0 1
阅读不行
题目都读不懂
阅读有多重要?
这几年的高考语文一再证明: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乍读这些作文题,材料短,立意似乎一眼望穿。
但仔细读下来,主题太深,没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提笔却不知道如何下笔。
还有去年的高考作文题:
◆图为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
不少人认为堪称十年之最,属于“封神”难度。
即使逐字逐句读完题,还是读不懂。
更不用说进行深入思考,写出一篇好文章出来。
可见,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日益成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越来越巧妙。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不仅阅读能力差,还会无法理解题目。
一位语文专家就曾说过:
“再不阅读,孩子连试卷都做不完!”
想要学好语文,光读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
关键还要有大量且丰富的阅读。
诚如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所说: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好成绩,需要海量阅读支撑。
02
小学欠下的阅读账
迟早是要还的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专家指出:孩子的阅读能力应该在小学阶段培养。
小学的重点不是成绩,而是阅读。
但,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
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认为是浪费时间。
结果孩子一上初中,成绩变差了。
家长抱怨孩子,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
《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
“小学成绩具有强烈的欺骗性,没有海量阅读支撑,只会饿死天赋,制造短期高分。”
在小学阶段,课本的内容相对是单一的。
孩子稍微努力下,就可以轻松拿高分。
到了初中则不一样,初中阶段的考题是比较灵活多变的。
阅读不过关,成绩下滑是必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差生。”
阅读,才是小学时期开发孩子天赋的保证。
小学各年级阅读量标准,如下:
1—2年级: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
3—4年级: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200万字。
5—6年级:每年阅读量不能低于300万字。
作家尹建莉说:“阅读是一根神奇的魔杖,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加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
小学的阅读能力,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
03
让孩子爱上阅读
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挪威儿童文学作家桥斯坦贾德说:
“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阅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01
培养阅读习惯,父母做好引导
在家里打造一个阅读角,让书本触手可及,营造出阅读的氛围。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给予孩子选书的权利,调动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每天都应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把阅读视为家庭的日常仪式,与孩子一同阅读,共同成长。
02
让孩子爱上阅读,少使用电子产品
如果孩子把时间都花在电子产品上,怎么有剩余时间来阅读?
平时应注意让孩子少玩手机、少打游戏、少看电视等。
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少玩手机,每天抽出时间来看书。
爱阅读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03
阅读这件事,切记不可急功近利
人民日报曾经撰文:
“读书的根本目的,未必是解决现实问题,它更像一场心灵的抚慰。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能不会记得自己读过哪些书。但是那些看过的故事、收获的感悟、浸染过的气质,就像一颗种子,会在你的身体里慢慢发芽长大,不断提升你的认知,打开你的视野。”
阅读非一朝一夕之事,而在日久坚持的潜移默化中。
阅读不要急功近利,要静待花开。
04
部编版语文1—9年级
“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
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
阅读重要,但选择好书同样重要。
部编版语文1—9年级必读经典书目,建议家长让孩子在暑假阅读。
一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二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三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四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五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六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七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八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九年级必读经典书目↓
*作者:本文来源于「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100万+超级父母都在关注的公众号,每日分享丰富有趣的育儿知识。
▼▼
三千多位高考状元, 无一行业领袖:比智商更重要的成功秘诀是…
“90后”陕西姑娘,高职毕业,20岁任教清华,她凭什么?
看了今年高考700分以上的学霸,我随手把儿子的暑期计划表扔进了垃圾桶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