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集团化办学下“活”教育一盘棋

  原标题:马鞍山市:集团化办学下“活”教育一盘棋

  马鞍山市:集团化办学下“活”教育一盘棋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如何让“择校热”降温?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如何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矛盾的不断凸显,在“改造薄弱学校、实施教师流动、调整资源配置”等实践的基础上,一种全新的路径选择——集团化办学应势而生,它是通过一种组织形式来力求实现更大程度的教育公平,其真正价值体现在能够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缓解当前义务教育中“择校热”的现实焦虑。

  集团化办学是促进教育从基础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方式。2013年至今,马鞍山市推进集团化办学已10年,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珍贵的实践经验,始终坚持在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久久为功、走深做实。

  集团化办学 为“择校热”降温

  “公办、民办学校发展不平衡,城区和城郊教育发展质量差异大,‘民办热’盛行,基础教育的发展不均衡。”说起10年前的马鞍山市基础教育现状,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东山历历在目。

  放着家门口的学校不上,家长动用各种资源、各种关系,花大成本、大价钱,舍近求远也要把孩子送入另一所学校,甚至每天穿越整个城区送孩子上下学,为的就是让孩子去“名校”就读,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10年前的马鞍山市,“择校热”的情况和全国许多城市如出一辙。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愿望强烈,可以理解。但这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事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3年,马鞍山市教育局组织团队前往上海市、杭州市等地考察学习集团化办学的先进理念和做法。2013年7月,马鞍山市第八中学、马鞍山市第二十中学“联姻”,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教育集团诞生。这标志着该市正式迈出了全市初中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第一步。

  2014年4月,马鞍山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和各县(区)以此为指导,按照“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村校”“名园+新园”等模式,先后组建了14个中小学办学集团和14个学前教育办学集团,形成了二中、七中、八中、四村小学、市政府幼儿园等一批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优质教育集团,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有效推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

  “集团化办学的10年,是马鞍山市基础教育生态不断优化的10年。‘择校热’大幅度降温,‘家门口’被认可的学校越来越多,市民对教育的选择空间更大了。”王东山说。

  

  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教育集团举行成立十周年庆典

  

  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教育集团“双减”工作落细落实,延时服务高质高效

  辐射带动 变“一枝秀”为“满园春”

  从“输血”到“造血”,从“薄弱校”到“特色校”,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如果说集团化办学的初始阶段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输血”、输出,那么,随着探索的深入,集团内的个体也在不断成长壮大,具备了自我“造血”的功能,成为新的“名校”。近年来,马鞍山市以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为抓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了优质学校从“一枝秀”到“满园春”的良好局面。

  从10年前的全校不足100名学生,到目前在校学生突破1200人。如今,提起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教育集团东校区,再也不是10年前那个“默默无闻”的马鞍山市第二十中学了。10年拼搏,八中教育集团东校区已“强势崛起”,成为该市城东初中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推进集团化办学以来,以“办学思想一体化、管理班子一体化、师资配置一体化、质量标准一体化”的办学和管理模式,八中教育集团东校区明确了“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争一流,十年创名校”的办学目标。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邵礼华介绍,集团化办学10年来,该教育集团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坚持“五育并举”,办学质量逐步提升,有力推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将东校区打造成了花山区初中教育的新“高地”,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马鞍山市四村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喻霞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四村小学就成立了教育集团。目前,马鞍山市四村小学教育集团由集团本部、雨东校区和佳山乡雨锦分校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九年的集团化运行,四村小学教育集团整体发展态势较好,探索出了一条定位明确、方法具体、切实可行的办学途径,三个校区实现了理念共融、管理共促、师资共享、教研共促、评价共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遵循“政府主导、一校一策、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机制,王东山说,马鞍山市集团化办学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从体系上看,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覆盖;从发展面上看,实现了从市区到三县的全面覆盖。目前,该市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灵活多样,有紧密型教育集团,也有相对松散型教育集团,还有引进外省或高校资源进行办学的教育集团,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状态。

  

  马鞍山市四村小学教育集团雨东校区开展“六艺我能行,悦考无纸化”一二年级游考活动

  

  马鞍山市四村小学教育集团“博雅启智”数学暑期训练营

  共建共享 让优质资源“活”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是大民生。教育要为城市发展服务,为百姓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今年4月,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该市将坚持市级统筹、打破壁垒、创新机制、一校一策的原则,在现有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创新集团办学模式,加大集团办学力度,激发办学活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推动全市中小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根据《意见》,该市将完善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实施跨学段集团化办学、支持社会资源参与集团化办学,大力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该市新建小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100%,到2025年当涂县,马鞍山市花山区、雨山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评估验收,到2028年含山县、和县、马鞍山市博望区按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评估验收,逐步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覆盖。

  为完善集团化办学模式,该市将继续推进“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村校”办学模式,原有松散型集团一律向紧密型集团转变。加大教育集团内交流力度,名校骨干教师要与新校全面共享,在现有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名校干部和骨干教师的交流比例,交流时间原则上不低于三年。鼓励集团内已经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成为独立法人机构并再领办新的学校,推进探索优质资源再生发展机制。

  为推动跨区域集团化办学,该市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综合效益,打破学校办学行政管辖界限,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县(区)办学。推动市直管理优质学校参与县(区)集团化办学。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由市教育行政部门提级管理。鼓励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为该市集团化办学注入新的活力。

  为实施跨学段集团化办学,该市将充分积极利用高校、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向下兼容、延伸学段办学,按照“高校+新校”“高中+新校”模式,通过举办附属学校、领办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方式,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在优质初中建设人才共育基地,进一步推动该市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为支持社会资源参与集团化办学,该市在不改变公办学校办学性质和保障机制前提下,支持办学规范、管理水平高、社会影响好的民办学校参与新建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支持引进有资质、有经验的教育管理机构对新建学校或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促进新建学校或薄弱学校加快成为群众信赖的优质学校。

  “未来的集团化办学一定是更趋向紧密型的、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王东山表示。历经10年,马鞍山市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还在继续,进一步共建共享,真正让优质教育资源“动”起来,下“活”教育一盘棋。

  

  马鞍山市珍珠园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幼儿自主游戏活动

  □通讯员柴家峰、黄莹,本报记者谢婷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