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土风网评:答好“挪穷窝”后续试卷,谱好“新生活”安居新曲

  7月18日,《太原日报》刊发《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全面启动》消息。消息介绍,太原市围绕就业帮扶、产业发展、社区治理、公共服务4项重点,制定出台《太原市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方案》,细化 27条具体任务举措和7方面保障措施,压实20个相关单位牵头落实责任,全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挪穷窝、斩穷根。”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我们不仅已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而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但搬迁是手段,乡村振兴才是目的,我们要持续答好“挪穷窝”后续试卷,书写“斩穷根”精彩文章,让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要答好“挪穷窝”后续试卷,让群众富起来。易地搬迁群众,中老年人居多。搬迁后,让其富起来是首要任务。只要搬迁群众一户一就业,就能保障每个家庭月月有收入。我们要聚焦易地搬迁群众增收,充分吸纳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一方面,大力培育发展适合易地搬迁群众农户参与、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的新产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中小微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可能将更多易地搬迁群众嵌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对难以市场就业的家庭,要开展务实管用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各类就业奖补政策,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从而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要写好“斩穷根”精彩文章,让产业兴起来。让群众富起来,不仅仅要给搬迁群众“输血”,而且要更注重搬迁群众“造血”,将搬迁脱贫民众和安置点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主攻方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让产业兴起来,书写“斩穷根”精彩文章。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立足搬迁安置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农业和其他产业潜力,依托安置区的资源,发展好自己的特色产业,带动区域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倾斜,允许社会资本参与组建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农民合作社;要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指导服务,利用易地搬迁腾退土地,充分挖掘乡村青山绿水、村落文化、乡土风情等资源,探索发展经济林、康养产业,创新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新业态产业,丰富产业内容,提升产业价值,从而让乡村好风景换来好“钱景”,实现乡村振兴活力倍增。

  要谱好“新生活”安居新曲,让生活美起来。搬迁群众从独院农村瓦房到城市楼房、从分散居住到集体社区生活,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问题也随之而来。公共事务参与意识较差,文化生活习惯存在差异,时常因小事发生矛盾,社区邻里关系融合是个难题。为此,我们在全面发力推动搬迁群众更好享有公共服务,压实相关单位责任的同时,更要深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解决搬迁后群众找不到“人”和“无人管”的情况;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服务,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以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务监督等形式让村民自治机制运行程序化、制度化,有效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向末端延伸,帮助搬迁户适应和融入新生活。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仍在持续,还需要持续答好“挪穷窝”后续试卷。让我们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的工作理念,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写好“斩穷根”精彩文章,谱好“新生活”安居新曲,带领搬迁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刘雁芳)

  (责编: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