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良‖初学书法
初学书法
◎王功良
记得小时候上描红课,要在大大的米字纸上,小心翼翼的用毛笔把红色的空心字填满。老师会在勾勒的比较像样的笔画上画个红圈,以示赞赏和鼓励。我喜欢看画满了圆圈的红彤彤的描红本,那是对书法最初的深刻印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毛笔书法,不过是幼年时浅尝辄止的初步训练,倘若没有足够的兴趣,一旦放下,便不会再拾起来了。
高中毕业后,在珠玑村修配厂跟着张师傅学钳工。看着我写的钢笔字,张师傅笑着说:“这字,跟高中生的身份不大相符啊!”闹了我个大红脸。确实,离开了描红本,那字写得太拧巴。
军校战友江少扬钢笔字写得漂亮,让人羡慕。后来,他又开始练习毛笔书法。每天中午,战友们都在午休小憩,他却坐在宿舍的课桌前,铺开旧报纸,默不作声地临帖练字。他临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由于年少时有基础,他临写的字笔画细劲,棱角峻厉,骨力遒健,英气逼人,特别符合我的心理节奏,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毕业时,学员们的毕业证都是江少扬钢笔书写的,妥妥的一幅书法作品,非常美。江少扬是扬州人,我一直以为,以江南才子的灵气和勤奋,长期坚持下去,他的书法是会有一番作为的。
字是脸面。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也开始练字。那时,庞中华的钢笔书法字帖风靡一时,我和贾季平等几名战友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大家戏称我是“庞氏大弟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架结构练习后,感觉这类印刷体钢笔字趣味不大,还是应该从古代碑帖临摹入手。于是买来了名帖,有空就琢磨欣赏。
毕业后常有机会出差。西湖边上,看到亭台楼阁上的各种题字,我便驻足欣赏。福州三坊七巷的商家匾额,我也默念临摹。也曾置身西安碑林,徜徉其中,留恋不舍。真正下定决心,拿起毛笔练字,是受到了身边榜样的影响。
王欣敏曾任市税务局领导,退休后,她有了更多的闲情逸致,抚琴绘画,淡雅从容,荡开一笔,绘出万千世界。才几年功夫,她的绘画作品,无论是花卉鱼鸟,还是高远山水,都有了澄明的意境,给人以平和宁静的美感。都说书画同源,对于学习绘画,我自觉难度太大,色彩层层叠叠的,怕是学不会。但对于写字,我比较自信,似乎与字颇有缘分。学不了绘画,可以学习书法。
还有一次,我到烟台海味干货批发集散中心闲逛。走进一家店铺,货架上的干海产品码放的整整齐齐,墙面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这在满是海鲜盒的环境中略显突兀。字是女店主写的,其用笔丰富,气脉通畅,有方有圆,有藏有露,点画极尽变化,隶意可辨,憨厚不失妩媚,飘逸不失端庄,让人啧啧称奇。
店主是位军嫂。生意不忙时,她就抽空看看字帖,或者练上几笔。练字六年多,她已是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屡获大奖并参加巡展。有一次她去北京送货,顺便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入会的考试,仅23人入围了初选,可惜在复试时铩羽而归。
书法无酸腐气,生意无铜钱气,书法与经营相得益彰,究竟是书法促进了销售?还是销售的火爆带来了书法的灵感?脑子在赵孟頫和钱方兄之间不停的转换,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果然,字板正,人靠谱,所售货物也值得信任。
王欣敏和这位军嫂在书画学习上的成功,给了我信心。于是,我备齐砚台笔墨宣纸等各种行头,披挂上阵,开始了提拿按压的书法练习。
学书法不过是业余爱好,是为了精神世界的充实饱满。成名家固然令人仰慕,但我等凡人,智商堪忧,灵动不够,在一撇一捺中自娱自乐,修身养性足矣。这种不随外物起舞、静谧安宁的态度,应该也算是一种智慧人生吧?
字如其人,一笔一划的把字写出,字沾染了人的脾气,同时也修炼了我的性格。几年坚持写字,自我感觉颇有长进。有一年,在“七一”建党纪念日前夕,单位举办书画摄影展,我的书法作品赫然在列。同事贺先义家学渊源,世代书香,曾任山东大学学生会主席,对书法有些研究,他对我的书法作品似乎不大服气。他双臂抱在胸前,认真端详着我的书法作品许久,点头说道:“字写得好坏暂且不说,我就佩服你,敢挂上墙。这很需要勇气。”微言大义,我权当是夸赞我了。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对汉字精妙与丰满的认识,绝非一日之功。也许我们将始终都无法深谙书法,但对于毛笔字,我有一种宛如儿时记忆般的亲切感,正因如此,那每日的不断练习,也便有了不可替代的坚守意义。
王功良,烟台散文学会会员,税务工作者。爱读书,爱旅游,爱摄影,爱书法,爱美食,爱世间一切美好。作品散见于《》《中国税务报》《山东税务纵横》《北海文学》《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烟台散文》等。
编辑:刘学光
壹点号 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