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四川一山村反复收到神秘来信,41年来无人领取,真相让人泪目

  2014年,四川省夹江县顺河乡邮局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一封信,收件人一栏写着“四川省乐山夹江县房修公社顺河大队杨远清收”。

  然而顺河乡邮局始终找不到这个叫杨远清的人。

  

  负责送信的邮递员,已经在这一带工作了很多年,对地形和风土人情都很熟悉,却从没听说过房修公社顺河大队这个地方。

  经过多日寻找,还是找不到杨远清,邮递员只能将信件做退回处理。

  就在此时,一个已经退休的老邮递员告诉他,这不是邮局第一次收到类似的信件了。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有人给房修公社顺河大队杨远清寄信。

  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

  然而谁也不知道,这个房修公社顺河大队到底在哪里,那个神秘的收件人杨远清到底是何人。

  这件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顺河一带家喻户晓,人们纷纷猜测这封信的来历。

  邮递员本着对寄信人负责的精神,将此事报告给了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请求能获得帮助。

  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又找到了当地记者,希望利用媒体的力量寻找这封神秘邮件背后的真相。

  记者刘佳在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决定从寄件人入手,破解这个谜团。

  这封信是从云南省镇康县勐捧镇寄出的,寄信人名叫杨友富。

  于是,刘佳从四川出发,亲自跑到了云南的那个小山村里。在当地村干部的指引下,刘佳找到了杨友富。

  杨友富那时已经年过九旬,垂垂老矣。

  当他看到从四川夹江来的记者时,浑浊的眼睛里忽然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那到底是什么目的,促使一个将近百岁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给一个陌生的地址寄信呢?

  在老人颤颤巍巍的讲述中,一段尘封七十载之久的往事浮出了水面。

  

  杨友富出生于1918年8月,祖籍就在四川夹江县。

  杨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过着贫苦而宁静的日子。

  然而就在1942年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这种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杨友富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送上了前线,他走的那一年,家里的儿子杨云清才一岁。

  被抓壮丁后,杨友富被编入了原国民革命军新33师97团,派往中缅边境同日军作战。

  当年的中缅边界一带全是没什么路的森林,车辆无法通行,他几乎是完全靠着一双腿,和大部队从四川走到了云南。

  在抗战前线,杨友富多次面临生死一线的危险。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他和一个日本兵狭路相逢,两个人同时拔枪朝对方射击,结果杨友富的枪快了一秒,先杀死了那个鬼子。

  杨友富在中缅边境的战斗持续了一年多。

  1944年,他越过森林,跑到了如今生活的云南省镇康县勐捧镇。

  当年的勐捧镇半个山村,几乎与世隔绝,连路都没有,到半个山村不久,他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重新安下家来生活。

  在村子里,杨友富是唯一一个四川籍的村民,他和后来的妻子生下了六个孩子,靠着编篾子的手艺,辛辛苦苦将孩子们拉扯长大。

  在儿子杨新果的印象里,自己记事起父亲就在没日没夜地砍竹子、编篾子,手上全是老茧。遇到赶集的时候,天还没亮,父亲就要背着几十斤重的篾子制品出发,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到30多里外的镇上去卖。

  

  这种艰辛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十年,直到子女们陆续长大,能够帮着家里干活了,生活才慢慢好了起来。

  这些年,杨友富一直惦记着老家的儿子,才一封封给夹江顺河乡写信,只不过字迹模糊,杨云清三个字看起来像杨远清,加上之前的房修公社顺河大队早就取消了,才一直没能将信投递到儿子手中。

  可是当旁人问起杨友富当年为何不回家时,老人却始终沉默不语。

  抗日战场上九死一生,侥幸捡回一条命,后来在他乡多年辛苦谋生,繁重的生活早已经压垮了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在他干枯甚至略显麻木的脸上,记者也探究不出个所以然,这么多年,他到底为什么不回家见妻儿一面?

  事情到这里,终于水落石出。

  夹江顺河乡的那封神秘信件,就是曾经的抗战老兵杨友富为了寻亲寄出去的,记者根据这条线索,马不停蹄回到了四川。

  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的房修公社顺河大队,早已经更名为顺河乡龙兴村。

  

  村干部告诉记者,村子里确实有个叫杨云清的老人,目前还在人世,他的老父亲在七十多年前离家当兵,后来再也没有回来过。至于杨云清的母亲,早就已经过世多年了。

  从这些线索来看,这个杨云清,很有可能就是杨友富阔别七十年之久的儿子。

  情况的吻合,让大家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将信息反馈到云南。

  在两地村干部、志愿者的帮助下,两位老人生平第一次通了电话。

  “爸爸!”电话这头,73岁的杨云清此生第一次喊出了这个久违的称呼。

  而在电话另一头,96岁的杨友富激动地一连回了好几句“哎!”

  杨云清在电话里和老父亲约好,会带着家人,去云南探亲。

  

  2014年5月12日下午,杨云清带着子女、孙女,踏上了开往昆明的火车。

  据儿子杨培全说,自从5月4号联系上爷爷后,父亲几乎每天都和爷爷通电话,这几天高兴得觉也睡不好。

  勐捧镇半个山村位置很偏僻,杨云清坐的面包车足足开了一个半小时才到。等他们抵达杨家时,已经是5月14日凌晨两点多了。

  杨友富老人平时晚上九点多就睡了,那一天硬是坐在门口等到了凌晨。

  杨云清见到父亲的那一刻,脱口而出一声“老汉”,随后和父亲紧紧拥抱在一起。

  当年杨友富被拉去做壮丁的时候,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如今父亲年近一百,他自己也是儿孙满堂的耄耋老人了。

  这对血脉相连的亲父子已经整整72年未见面了,围在他们身边的人目睹这重逢的一刻,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杨友富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清楚地记得儿子小时候手指断了一截。

  

  他握着杨云清残疾的中指,一直嘟囔着:“真的是你哇!这个指头是你还不到1岁的时候断的。”

  杨云清在父亲家住了好几天。他的床就支杨友富床边,父子两晚上一直不停地拉话,说得最多的仍是当年的事。

  杨友富告诉儿子,自己当年如何参军,又如何上阵杀敌,如何就地安家。

  杨云清则告诉父亲,在他走后不到两年,母亲就改嫁离家了,是爷爷奶奶将自己拉扯大。

  由于杨友富在云南住了太久,操着一口浓重的云南口音,而杨云清说的还是四川乐山话。大部分时间里,两个人都是各说各的,或者找来家人做翻译,更多的时候是拉着手眼神在交流。

  家人问起杨友富想不想回老家看看时,老人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他断断续续地说:“想回去看,老家样子我还记得,想回去看看,但回不去了。”

  家里人告诉记者,已经在云南生活72年的杨友富,饮食、口音、生活习惯等都已经彻底云南化了,完全不会说四川话了。

  其实这么多年,他经常提起在四川有一个儿子,也常说到想回四川看看,但以前家里太穷了,就没考虑这事。等有条件可以出去了,人又老了,身体不好走不动了。

  大约80岁后,杨友富就再也没出过村子,一直过着寡淡简单的生活,顶多就是到附近村寨走走。

  骨肉团聚令人欢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父子俩如今在两地有各自的家庭,离别总是要来临的。

  5月16日上午11点,令人伤感的时刻来了。

  杨友富知道儿子就要走了,他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杨云清弯下腰,将脸贴在父亲脸上:“老汉,我走了哦!你保重身体,我会再来看你的哦!”

  杨友富已经浊泪满面,他哭着说:“还要来看我。下次把孙子带来看我!”

  杨云清连连点头说好。

  杨友富的大女儿杨新果也哭了。:

  

  她说,父亲已经到了说走就可能走的年龄,能和自己72年未见面的亲儿子见上一面,这是老人的心愿,也应该是四川大哥的心愿,让两位老人了却一段心愿,这就足够了。

  等到杨云清一行人在村头上车时,杨友富的老伴迈着蹒跚的步伐赶来,和他们告别。

  新中国成立前,连绵多年的战火,摧毁了无数家庭,造就了无数骨肉分离的悲剧。杨友富和杨云清父子,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不过幸运的是,两个老人都足够长寿,能在死亡来临之前,和亲人相认,圆了最后一桩心愿。

  杨氏父子的悲欢离合,大概也是中华大地这几十年来沧海桑田一个缩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