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风帆劲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关注怀化图片

  8月18日,怀化国际陆港预制菜产业园首家入园企业——德为中央厨房正式投产运营,标志着该园区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我们希望借助怀化国际陆港平台,将怀化的特色农产品通过预制菜的方式推向东盟市场。”湖南德为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罗裕宏介绍,该公司目前已投入两千多万元,完成了5800平方米的生产及办公场地建设,每天可生产团餐50000份,净菜50000份、预制菜5吨,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

  开放发展,向海图强。这只是我市加速做实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的一个缩影。怀化抢抓战略机遇,发挥比较优势,以港兴产,以产助港,充分发挥国际陆港引领和支点作用,坚持大抓实体、大兴产业,推动临港产业跃上千亿台阶,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做出新贡献。

  壮大临港特色产业

  图片

  ▲德为中央厨房正式投产运营(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卓 摄)

  “跨境伴侣APP正在做最后的内测工作,上线在即。”8月14日,湖南怀化陆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亚安告诉记者,APP的上线使用,将极大方便企业进行跨境电商业务。

  “软件”“硬件”一起抓。目前,该公司正全力做好怀化国际陆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据介绍,规划的电商产业园拟配置企业办公、展览展示、直播服务、培训会务、生活配套五大功能,通过整合资源,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完善相关扶持鼓励政策和孵化引导机制,引进培育开展国内电商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的市场主体。

  近日,怀化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配备实现全程信息化作业、智能卡口联动、智能查验分拣线2条,具备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集货模式、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B2B出口海外仓三种跨境电商业务的条件。

  由厚德供应链管理(怀化)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的2900余单跨境电商货物搭乘中老班列从怀化国际陆港发出,抵达老挝万象。这是怀化企业首次以B2C模式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

  据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预测,目前东盟各国对跨境电商及商品有着较大需求,2023年预计快递和包裹总量约10万件、500标箱;到2025年,年快递和包裹总量将超过40万件、2000标箱。

  为全面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我市抓紧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资质,布局国内外仓储物流,推动产业转型,以建设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生态链为发展目标,努力构建怀化跨境电商服务体系。

  争分夺秒,以冲刺姿态奋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8月16日,在怀化国际陆港智慧冷链数字化物流中心项目施工现场,施工方倒排工期,工人们挥汗如雨,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该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顺丰物流二级分拨中心已具备交付条件。该项目总体包括顺丰物流中心,冷库,分拣中心和综合楼4部分,建成后将形成冷链干支线运输、生鲜宅配以及包装、运营和销售的一体化全产业链食品供应平台,预计物流服务年产值可达到3亿元以上,日均业务单量3万单。

  服务功能日趋增强的怀化国际陆港之于怀化,不仅是“金字招牌”,更是“大马力发动机”。

  如今,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箱包订单稳定,每周都会从怀化国际陆港发一趟开往国外的箱包专列。

  “我们已与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签订箱包生产制造项目协议,在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500万只箱包加工基地,计划9月份开工建设,明年7月投产。”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牟晓峰介绍。

  据悉,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将建设集箱包研发生产、展示展销、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现代箱包产业园,打造箱包产业园雏形。该公司签约入驻将带动江西新干、浙江嘉兴数10家箱包企业相继落户。

  聚力发展临港产业,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明确了以“六园区一改造”(“国际箱包之都”产业园、中国供销·怀化产业园、预制菜产业园、仓储物流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人力资源产业园和专业市场改造)项目为抓手,打造以“国际箱包之都”为引领的“1+N”临港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推动临港工业集群发展

  图片

  ▲俯瞰怀化国际陆港(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在湖南万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里,指着墙上分布的“怀化——钦州——泰国”铁路、海运运输大通道示意图,公司副总经理沈凯峰介绍,从去年6月份开始,就通过怀化国际陆港从泰国进口橡胶原料,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

  该公司于2021年5月入驻麻阳产业开发区,掌握的胶乳脱蛋白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一期项目每月可产150吨至200吨纯化天然乳胶生产线,每月所需的150多吨原材料均从泰国运来。

  在麻阳产业开发区,有利农科贸、东奇电子、建南机器厂、万橡新材料等5家企业的产品,如高纯度脱蛋白胶乳、五倍子深加工系列产品、麻阳冰糖橙、麻阳矿泉水等工农业产品通过怀化国际陆港销往国外。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实施临港工业集群发展行动,加快构建以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怀化高新区、鹤城高新区、中方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区,以市域其他省级高新区、产业开发区为协同联动区的临港工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适港特色产业。深入推动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药大健康、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等5大优势产业走出国门、走进东盟、走向世界。

  一份部署,九分落实。怀化各园区拿出“做则必做到底”的干劲,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时间节点一个节点向前推进。

  “目前,园区聚集了一批生产型外贸企业。嘉业电子于7月26日在新加坡成立嘉业共创有限公司,正在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银科智能生产的电子门锁及3C配件,在东南亚市场年销量已达7000万元。”怀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源江介绍,怀化高新区以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显示和电子元器件)和生物医药为适港主导产业,争取两年时间,带动园区形成超百亿的临港产业集群。

  据悉,怀化高新区作为全市产业发展主阵地,借助怀化国际陆港和RCEP经贸博览会,着力畅通道、强枢纽、建平台、兴贸易、引项目、聚产业。今年已引进项目16个,投资额达109.25亿元,其中实现当年签约即投产项目7个。将以重点打造千亿新型光电显示产业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形成原材料加工到特种玻璃,再到玻璃后端加工,模组,整机的产业链条。

  深化合作发展互补产业

  图片

  ▲顺丰物流二级分拨中心已具备交付条件(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卓 摄)

  秋风送爽。

  走进怀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将从巴基斯坦进口的碎白米进行深加工,制成适合东南亚口味的米粉。

  “我们跟缅甸、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原料采购渠道,同时,我们也通过国际陆港将优质的米粉产品发往东盟国家。”怀化天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婧告诉记者,目前天天食品借助怀化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时效快、费用低、安全性稳定等多方面优势,积极开拓海外优质碎米进口市场,从今年4月开始,每月两批1000吨优质碎米常态化运输。

  不仅如此,深化合作还迈出了新步伐。位于老挝占巴塞省的两家怀化天天米粉形象展示店已进入装修尾声,本月底将正式开门纳客,与亚钾国际合作在当地开发现代农业项目,融合水稻产业上下游,将打造“水稻+”全产业链。

  “今年计划采购3万吨木薯淀粉。”湖南盟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民介绍,木薯淀粉可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行业,用途非常广。公司目前正在发展木薯产业下游加工产业,以木薯为原材料生产珍珠奶茶,销往东南亚。

  怀化作为农业大市,农产品十分丰富,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具有互补性,在农作物特色加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依托怀化国际陆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在深化与东盟成员国农业合作上主动作为,怀化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为构建与东盟产业、RCEP市场互补的外贸型产业体系,怀化以木薯产业为突破口,在木薯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等全环节,加强与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合作,并带动水果、橡胶、碎米、香辛料等临港产业的发展,形成“东盟资源—怀化制造—RCEP市场”的产业链集群。

  “我们将联合盟盟国际贸易公司等贸易进出口企业,全力建设中部地区木薯淀粉怀化集散中心。”怀化国际陆港公司监事会主席雷明雄介绍。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怀化共进口木薯淀粉8470.5吨、碎米831吨。

  大力推进临港产业,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怀化蹄疾步稳,未来可期。

  END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来源|掌上怀化/怀化新闻网

  推荐阅读图片怀化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重磅《决定》全文来了 图片10月1日起施行!怀化市重磅条例全文公布

  图片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怀化! 图片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