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就业!哈尔滨技师学院今夏招生开局便是旺季

  

  7月28日8时许,213路公交车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站台人满为患,公交车驾驶员早已习以为常:“每年一到技校招生便拥挤不堪”。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招生工作开局便是旺季,每天前往咨询入学的学生及家长络绎不绝。当下,4500人的招生工作计划已完成过半,不少专业席位已满。今夏学院招生工作较往年持续性增长,得益于技校生毕业即就业;体面的工作薪酬待遇持续提高;企业入校抢手比率大幅增加。

  钢板为纸 焊枪为笔,大国工匠走进央视带火焊接专业

  18岁时,孙柏慧是一名技师学院的焊接领域新兵;现在,他已经成长为一名90后高技能人才专家、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十年光阴、无数焊接的火花背后,凝结的是苦练本领的坚韧和技能报国的初心。

  2014年9月,孙柏慧被调至某重点工程白铜封头自动化焊接的技术攻关中,完成一个环焊缝需要保持同一个作业姿势,持续蹲焊五小时,他咬紧牙关克服不适,在反复试验中不断查找问题,最后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机械焊接作业的标准。2017年,在中国首台光热电站德令哈项目换热器的加工任务中,他接下了难度最大、工作最累的仰焊,焊接时,时刻都在与针扎般的刺痛抗争,他毫无怨言、凭借着不眠不休也要攻克难关的韧劲,提前完成了焊接工作任务。2020年,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孙柏慧等50名同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

  

  从技校生华丽转身成为大国工匠。孙柏慧是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是哈尔滨电气集团唯一的90后首席技师、高技能专家,是两个省级工作室负责人,不但参与过国产航母的技术支持,还完成了300余项技术革新……2022年7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奋斗者正青春”栏目,报道了学院焊接专业优秀毕业生孙柏慧立足岗位刻苦付出、练就精湛技艺的先进事迹。

  据龙江技术能手、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焊接专业带头人王文安介绍,随着焊接专业毕业生涌现到各个工业企业成为骨干力量,焊接专业招生持续呈现火爆态势,今年学院招生公告刚一发布,便有学生家长带着学生前来报名,今年焊接专业招生计划100人,现已报名80余人。好的招生率来源于高的就业率,目前焊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一些工业企业一人难求。

  速录生源让公检法一人难求

  一直以来,速录专业都是检察院、法院的稀缺人才。2021届速录专业毕业生胡玉贺,现就职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书记员,月薪6000元以上(五险一金、包食宿);2022届速录专业毕业生李洋,参加第52届国际速录大赛荣获三金两银,受邀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展示速录技能,现就职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书记员,月薪7000+,五险一金,享节假福利;2022届速录专业毕业生马恬恬,就职深圳市国际仲裁院,薪资1.7万元……在速录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名册里,诸如此类的优秀速录人才比比皆是,也让法院检察院一人难求。

  

  谁是春晚“第一快手”?答案并不是魔术师刘谦,而是一名字幕师。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的实时字幕经过速录、审核、校对三道关方可呈现到电视上,2019年春晚,这种字幕极限文字输出全部来自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速录专业毕业生孙思琪之手,达到实时字幕全凭借着她每分钟400字的速录速度。孙思琪“神速输出”的背后,正是孙秀英老师,是她一手培养了这位“春晚第一快手”。近年来,学院速录专业负责人孙秀英相继培养出8名世界冠军。她指导的学生连续六届参加国际速录大赛,夺得16金、6银、6铜的惊人成绩。第52届国际速录比赛中,中国队共获7金7银4铜,其中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的参赛选手取得了6金3银,成为中国队绝对的主力功臣……

  据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速录专业负责人孙秀英介绍,近年来,学院速录专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指尖上的“中国速度”,为中国速记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系列殊荣也成为了速录专业招生的最好名片。今年,速录专业在招生公告发布的第二天便招满生源。

  

  毕业即就业,就业率逐年攀升到98%

  在办学过程中,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省内外3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保障学生就业。近5年,学院共有11000余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人数达10500余人,就业率达98%,专业对口率达90%。其中,学院为支持龙江产业发展,安置省内就业人数8000余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77%;省外就业人数2400余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23%。就业学生起薪大致在3000元/月,平均薪酬4000-5000元/月,最高8000元/月。

  学生就业的企业中员工规模在500人以上企业百余家,地方支柱型产业企业有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703研究所、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哈尔滨新哈精密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哈尔滨花园邨宾馆、乌苏里江药业集团、七星手机连锁、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米旗食品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众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代表不断涌现。

  哈尔滨日报记者 于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