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困境:违规收费,师资流失,成绩低迷
前有高价校服4000元,后有“一年4万学费,孩子只考8分”,这个暑假,关于民办学校的各类新闻事件充斥耳畔。而身处旋涡中的民办学校似乎依旧在更名潮、转公潮、合并关闭潮的中摸爬滚打。去掉名校光环,收费合规,招生合规,师资招聘……从这些热点事件背后,不难窥探出民办学校们真实的生存图鉴。
01 热点新闻暴露痛点:除了贵还有几宗罪?
近日,陕西一民办高中登上热搜,家长反映平时在学校出题的月考中总分能到500分甚至以上的同学,在期末参加的西北区百校联考中,总分直接降到了300分,甚至单科考出了个位分,只有8分。家长质疑,这个成绩与学校的高收费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事件并没有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却真实反映了当下民办学校的困境,简单总结:
1.收费高且存在违规收费
事件中的家长表示,学校高中阶段一年的学费为3.88万,是当地最贵的。相比国际学校扎堆一线城市虽然不算什么,但比当地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669元)高出三成。此外,根据当地主管部门此前调查结果,学校存在违规收费问题,包括高中部1273名学生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共计2351.95万元,以及补课费29.6万元。
2.失去名校光环,教学质量下降
根据公开资料,事发学校原名为延安北大培文枣园学校,2022年8月8日更为现名。而事件中的受访家长也表示当初选择入读,是被校名中“北大”吸引,以及招生宣传中提到的来自北京的资深教师。在和“北大”脱钩,很多资深老师陆续离开后,学校招生规模不减,因此也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3.师资不稳定,优质教师资源流失
根据知情人士反映,学校存在师资不稳定的情况,老师辞职多,流失和变更频繁,也直接影响到了正常教学,有家长直言:“老师也不知道期末要考啥。”事件发生后,当地主管部门迅速做出反应,学校也积极配合退还违规收费2000余万,承诺对成绩低的学生实施免费补课,一对一进行辅导,同时稳定教师队伍并提高其待遇。至此,事件有了一个妥善解决。
然而,这起事件,以及此前的广东某民办国际化学校高价校服事件,也真实反映当下民办学校的新困境,都是当下行业发展的缩影。
这种生存困境自2021年各类规范发展的新政密集推出时便已初见端倪。也是自2021年开始,更名、转公、合并和关闭的大潮渐起。
根据顶思研究最新数据,仅各类完成更名的国际化特色学校目前即已达到220多所,更名的类型包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统一名称后缀,去“国际”,去“外语词”,公参民“脱钩”等。和公参民“脱钩”同步的,还有民转公。而除了更名和转公,关停和合并也是屡见不鲜……
02 直面“四座大山”,民办学校的生存挑战
1.收费之困
受办学经费来源和办学成本因素影响,民办学校的各项收费天然就会比同级的公办学校高。早在2017年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就提出对民办学校(含其他民办教育机构)实行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
此后地方也积极跟进,推出了分类管理下的民办学校收费管理办法,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政府指导价,营利性民办学校市场调节价,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学校根据办学成本自主确定。比较常见的收费类型有学费、住宿费、教材费、活动费、餐费、校车费、校服费等。
尽管如此,关于民办学校违规收费的新闻依旧不断。而违规行为在学费、住宿费等费用中都比较高发,违规预收费用,以家委会等名义收费等也是较为常见的手段,此外,还有诸如集训费、补课费、赞助费,甚至学校自立项目,都是违规收费的重灾区。
但客观来说,让学校“铤而走险”走上违规收费之路的,除了学校自身的“人为”原因,近几年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跟民办学校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2.师资之困
从民办学校的发展现状来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始终困扰着管理层。待遇问题、制度和管理问题造成民办学校留不住教师,而教师的频繁流动带来学校教学和运营的不稳定,也影响着学校的口碑和办学成绩,从而陷入了相互掣肘的窘境。
在陕西省政协2022年12月编发的社情民意信息中,曾以延安市为例,提出该市仅2021年一年就流失教师291人,其中包括大量教师队伍中的教学能手。同时,文中还提到造成在教师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岗位吸引力不足、薪酬待遇不满意、城市吸引力不足、工作压力较大和个人家庭因素等。
3.生源之困
提前招生、跨区招生、掐尖招生,曾是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竞争生源的优势。但随着公民同招,全面摇号的逐步实施,这种优势渐渐消失。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紧接着,31个省市区全部出台了2020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具体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全面推行公办和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等“新政”。除了同步招生,和摇号录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其他学段也逐步缩小了招生范围。
但为了抢占生源,不少民办学校还是因组织考试招生、超计划招生、招收电脑派位以外的学生、跨区域招生、以及招收人籍分离学生而被主管部门点名。
4.“脱钩”之困
在2021年7月发布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中,教育部对“公参民”提出整改路径,并提出力争两年时间形成平稳过渡。
此后,地方也积极发文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给“公参民”学校指了三条路:转公(转设为公办学校)、续民(继续举办民办学校)和停办。而选择“续民”的,则陆续剥离公办学校字号,去掉原本“附属”在公办学校下的一层“外衣”,同时这类学校也多进入了各地5%控规政策范围内。
因此,“民校办民校”渐渐成为历史,在惠州、宁德、聊城等多地建校的“北大培文系”也多已完成更名,去掉了“北大”字样。不仅如此,冠有“北大附中”、“北大青鸟”字样的民办校也陆续在更名。
而根据顶思研究最新数据,仅各类完成更名的国际化特色学校目前即已达到220多所,更名的类型包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统一名称后缀,去“国际”,去“外语词”,公参民“脱钩”等。
结语
新政策和新形势下,密切关注民办学校的专家学者们也在思考困局下的前进方向。在规模限制和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针对生存困境,民办学校首先应调整发展战略,提高办学质量,调整办学规模,特色化办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在管理、课程、教学、评价、资源、服务等方面,重视体系化建设,打造“以师生为导向”的服务型学校,用科学的治理模式有利于留住教师,稳定管理层;最后还需强调的是,在政策的引导下,坚持合规经营,在招生、收费、日常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把握底线,稳步推进学校发展。
作者 | 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