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何益忠|聚焦高质量发展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2023年第9期《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总书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必须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解决发展难题,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教育成果。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发展。”在主题教育中,我们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形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

  **调研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主题教育必须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但主题教育又不能止步理论学习,还必须开展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指导新实践。要通过主题教育推动党员干部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换挡期,尽管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许多急需破解的难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发展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好统筹,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没有最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主题教育中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把情况摸清、将问题找准,才能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是作出正确决策、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招。但发现问题并不等于解决问题,只有在此基础上推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并认真贯彻落实,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十月怀胎”固然重要,“一朝分娩”也不轻松。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区深水区。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进一步推进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前所未有,对人们的利益和灵魂的触及前所未有,对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要求前所未有。因此,在主题教育中,我们既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又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还要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紧盯影响改革发展的难题,动真格、出实招,驰而不息抓落实,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取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领导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集中性学习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将学习教育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效上。针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目的是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通过主题教育使党员干部“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主题教育是思想教育,是党性锤炼,必须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但是思想教育、党性锤炼效果最终必须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行动上,落实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政策里,贯穿到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工作中,落脚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上。因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否取得新成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否得到不断满足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

  作者:王娟 何益忠(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