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人水和谐幸福江河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脉,哺育生命、支撑发展、承载文明。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祖国的大江大河一直牵挂于心,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大河上下,行之所至,察看甚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重大改革,确立了国家“江河战略”,对黄河、长江、大运河文化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水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言之所及,思虑甚远。

  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纷纷表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家“江河战略”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立足治水实践,为促进人水和谐共生、建设幸福江河贡献力量。

  坚持不懈推进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长江、黄河是我国最重要的两条江河。近年来,沿线省份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战略导向,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治理,有力维护了母亲河的健康生命。

  黄河干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843.5公里。内蒙古近年来大力整治黄河河道有关问题,实施乌梁素海等“一湖两海”及生态脆弱区生态补水,加快推进黄河“几字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统治理强调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待治水问题,立足生态系统全局谋划治水。我们要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统筹干支流、左右岸、上下游,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本地水与外调水,加强流域统一调度,强化河湖长制,切实维护好‘母亲河湖’水域生态安全,促进人水和谐共生。”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生效友说。

  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补给区,承担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陇原水利人将勇担上游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重任,全面落实好河湖长制,坚定不移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甘肃省水利厅厅长牛军说,甘肃水利系统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以黄河流域为重点,深入挖掘全省水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积极讲好甘肃水利故事,全面助力山川秀美现代化新甘肃建设。”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既是长江经济带与世界联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守护长江生态环境和安全的重要屏障。“上海水务部门将深入贯彻‘江河战略’,积极对接‘国家水网’建设,系统谋划提升上海原水系统联动保障和咸潮应对能力,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原水西环线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优化各项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全力守护城市供水安全生命线。”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说。

  加强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千秋大计。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普遍认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立足全流域和生态系统整体性推进江河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新疆,以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代表的流域生态治理工程正在有序建设。“我们将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当前和长远,统筹生态系统各要素,统筹盛水的‘盆’和‘盆’中的水、水质和水量、时间和空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地下、城市乡村、流域区域行业之间的关系,一体化推进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王江说。

  2022年贵州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贵州省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持续深入推行河湖长制,积极建设美丽幸福河湖,不断推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奋力推动贵州水利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贡献力量。”贵州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周登涛说。

  广西有着“金不换”的生态优势,广西水利人深入开展系统治理,全力保护好八桂山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水和谐共生谋发展,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实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系统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切实筑牢祖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让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发力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周光华说。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实施国家“江河战略”,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保障。河海大学作为我国最早的水利高等院校,发挥着“水利人才培养摇篮”的作用。“河海大学将围绕国家‘江河战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等行业重大需求和水科学发展前沿,聚焦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扛起服务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责任。”河海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说。

  坚定有力建设

  人水和谐幸福河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是广大水利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系统治理观念,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开展重要河湖复苏行动,加强河湖保护治理,持续实施河湖生态补水,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共生,推动幸福河湖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水利力量。”河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崔志清说。

  海南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水务部门加强“六水共治”,营造优质水环境,筑牢水安全保障。“海南坚持系统治水,抓好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实施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消除城市(县城)黑臭水体,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海南省水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钟鸣明说。

  广东省2023年开展“10+2”省级水经济试点,探索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转化的广东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作为从事水利基础研究和河湖管理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将通过广调研、深论证,为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提供理论支撑。”广东省水科院河湖长制研究院(省水文化水经济研究中心)副院长魏俊彪说。

  建设万里绿水长廊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吉林方案,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白山松水间徐徐铺展。“万里绿水长廊建设是加强河湖治理和保护弘扬传承水文化的生动实践。绿水长廊以江河湖库为纽带,聚焦保护水资源、强化水安全、改善水环境、守护水岸线、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做强水经济7项重点任务,建设安澜水廊、生态画廊、文化游廊、幸福走廊,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吉林省河务局三级主任科员张虹羽说。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强烈,对丰富水文化建设有了新期待。各地水利部门将水文化建设与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统筹谋划、一体考虑,打造具有文化品位的幸福河湖。

  “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我们应肩负起讲好‘中国水故事’、传播好‘中国水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推动水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干部罗玉文说。

  “我们正在努力守护好洪泽湖及周边的每一座闸站工程、每一处水利遗产,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水文化作出贡献。”江苏省洪泽湖管理处湖泊监管科科长张敏表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以实际行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基层水利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