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用上“放心电”,发展信心足

  8月的贵州省乌蒙高原,碧空如洗。走进位于毕节市大方县黄泥塘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贵州恒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瓶装饮料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

  “现在不担心停电,生产线可以满负荷运行了。”公司负责人曾东说。曾东10年前从外地返乡,创建了贵州恒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花生牛奶、芒果汁等饮品。

  因为供电问题,曾东遭受了不少损失。据介绍,食品公司所做的花生牛奶需在花生浸泡2个小时后,立即进入下一道加工工序,如果时间过长,就无法再使用。“因为供电不稳定,只能把浸泡好的花生送给附近村民当作猪饲料。”

  由于历史原因,黄泥塘镇及百里杜鹃管理器下辖的部分村寨(社区)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独立供电区域,独立供电的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电压不稳、停电频繁,难以满足当地约2.8万群众的需要。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后,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收到了一封来自基层公务员、反映黄泥塘独立供电区群众用电难题的信函。接信后,南方电网公司党组要求贵州电网公司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深入调查研究,妥善解决当地群众的用电难题。今年4月19日,贵州电网公司主要负责人率队现场调查、研究解决方案,于4月24日全面启动了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配电网项目建设。

  黄泥塘镇地形多为高山峡谷,山间多小盆地,硬质土地以石灰岩和石英砂岩为主,施工难度较大。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建设现实,贵州电网公司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项目启动之时就成立临时党支部,并组建了4支党员突击队,全力攻坚。

  据了解,为确保项目按照节点有序推进,贵州电网公司倒排工期,每日组织召开调度会,每天平均投入400多人在一线施工。经过近4个月的奋战,随着位于黄泥塘镇安坪村的最后一台变压器于8月15日10时10分正式送电,黄泥塘镇独立供电区的1.18万家建档用户彻底告别“用电难、频繁停电”的历史。

  有了稳定可靠的供电,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增添群众的发展信心。

  黄泥塘镇新塘社区六合组养殖户杨天文刚刚购置了大功率的饲料粉碎机,“1个小时加工的口料,就能吃一天。”因为电力供应稳定,杨天文的空闲时间也得以增加,他趁着空闲承包了50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南瓜和中药材。

  据统计,贵州省目前还有15个独立供电区尚未理顺或正在推进理顺。贵州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尽快推动独立供电区管理体制理顺。据了解,相关工作目前已明确了建设改造的时间表和任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