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应把握处理好四对关系(即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树立六种思维(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准确把握处理好四对关系

  把握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一是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二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打造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三是走绿色技术创新之路。既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又要尊崇科学、尊重人才,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依靠绿色技术切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游重在维护天然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需重点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下游重点加强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生物多样性。要增强上中下游、左右岸“一盘棋”意识,在重大问题上以全局利益为重,加快建立“共抓大保护”的体制机制,防止因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洪水风险依然是黄河流域的最大威胁。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大力推动全社会各领域节约用水,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深刻影响,对可能发生的极端灾害等做好充分准备,从思想和物质两个方面全面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要努力走出一条流域治理现代化新路。要向节水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让沿河地区一心一意谋保护,适度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城市群和都市圈都要实现集约高效发展,坚决防止盲目扩张。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避免短期内一哄而上、大干快上。

  牢固树立六种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科学运用于黄河治理实践,为当代黄河治理提升了战略高度、凝练了历史经验、明确了发展思路、构建了治理格局、划定了底线红线,形成了新时代黄河治理方略。

  树立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他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中的战略思维不仅具体表现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和“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的战略目标以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路径,还突出表现为“抓紧开展顶层设计”“编好规划,加强落实”的战略性规划要求。

  树立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历史上治理黄河的经验,提出新时代治理黄河的主攻方向:一是必须治好水患;二是必须解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问题;三是必须解决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问题。

  树立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运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运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辩证思维。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即重点在保护,首要在治理。二是分析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中特有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问题。在黄河流域治理中,水沙之间的矛盾就是一对主要矛盾。因此,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要“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三是坚持和运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沿黄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树立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就是立足整体,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考察认识对象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一是指出“要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二是从系统工程角度寻求新的黄河治理之道。“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从全局角度构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要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

  树立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底线思维为解决生态问题划出了许多底线、红线,为治理黄河明确了行为规范。一是必须坚守生态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解决好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二是明确黄河保护红线。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要“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不能犯急躁病”“不能随意上大项目,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划好“红线”。

  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就是遵循法治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方法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法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法治化轨道。

  (作者系济南社科院副院长,本文系2022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JNSK22B4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