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兼职外卖员,骑手的不易应该得到更多共情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1976年出生的邢斌是临沂大学文学院的一名讲师,主要承担的课程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最近在临沂东夷书院的一场分享活动上,邢斌讲述了自己去年冬天在临沂亲身体验当外卖骑手的经历,随即引发关注。(据9月3日澎湃新闻)
大学老师邢斌兼职外卖员,不是为了生计,他说得很清楚,只是为了体验生活,连做课题调查都不是。邢斌是文学院的一名讲师,同时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平时会写些文学作品。他坦言:我觉得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如果对生活没有切肤之痛的话,写出来的东西都是轻飘飘的。
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邢斌(来源:澎湃新闻)
体验送外卖的也不乏其例,诸如,2021年4月,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王林“送外卖12小时赚41元”在网上火过,后来又化身乘客调研网约车司机社保现状。王林的深入基层受到网友点赞,他自己也感到有收获,因为出台政策不能在办公室里空想,有一线的实际体验后,工作就更有针对性、贴近性。
与那种“一日游”的体验不同,邢斌是踏踏实实跑了较长时间的外卖,感受更深刻。身为文学院讲师的他,写起体验来也细腻。
根据他的统计,一个月,他送了2000多单,接触了几百户商家,敲响了2000多扇房门。平均下来每天骑摩托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层楼。综合计算,每小时收入10元是常态,每小时收入20元是极限。
邢斌体验外卖员期间记录的账单(来源:澎湃新闻)
经过实践检验后,他认为副处长“送外卖12小时赚41元”更接近真实的一面,至于网上经常有“骑手收入丰厚”的说法,并不是那么简单。
邢斌说,他主要关注的是外卖员这个“身份”究竟是怎样的处境。据他回忆,几乎没有人正眼看送外卖的,除了商家、顾客,尤其是保安。“很多顾客看我的眼神就像看要饭的。我曾经痛恨过这些人,后来慢慢都忘了。”
也有温暖的瞬间,“这一个月,我送了两千多单,有三个人真诚地感谢过我。一位女士说半夜里孩子想吃馄饨,天这么冷谢谢我专程送来。后来我发现她又打赏了我2块钱。还有一位也是女士,怕我半夜里找不着路,打着手电把我送到了路口。还有一对夫妻,老人住在人民医院五号楼,我把他们给老人的餐撒了一些,后来我又买了一份送去。他们俩把第二份餐的钱退给我,并打赏了我10块钱。
他也经历过超时被罚款,申诉没有用,依旧扣钱。
当然,这只是邢斌个人的体验,虽然这些酸甜苦辣未必就是外卖行业的全部,也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是为了文学创作的需要体验生活,但这个体验不应只是成为一种文学素材,应该在现实中得到关注。
临沂大学讲师变身外卖员(来源:澎湃新闻)
邢斌介绍,这次体验过后,他更加理解了外卖员,知道他们挣钱有多么辛苦。“以前我在写作时,看到是外卖员来的电话可能会晚一些才接听,现在我一定会第一时间接听,因为我知道他们可能是边骑车边打电话,这样是非常危险的。我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理解外卖员的不易,对他们多一些共情,让这个社会能够更加美好。”
生活不易,总有一束光来照亮前行。外卖员的生存状况应该被人看到,也应该引起更多的共情。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王林“送外卖12小时赚41元”的体验引发关注后,相关平台做出了回应,明确表示要取消对“骑士”的逐单处罚,并将继续努力提升“骑士”体验。王林也表示,以后在政策上要能充分体现出一线人员的诉求。
大学老师兼职外卖员的体验在网上火了,也该成为有关方面制定政策的参考,不能仅是一份文学素材。快递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一线骑手的付出,他们的艰辛应该得到体谅与慰藉,公司内部的考核条款应该能更人性化一些,以让他们能多一些保障,少一些后顾之忧。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