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系统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四川广元这场座谈会给出答案

  李康 封面新闻记者刘彦谷

  8月30日下午,广元市卫健委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各县区卫健局分管负责人、市直属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两委员一代表、企业家代表等60余名与会人员,共同探讨广元卫健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和措施。

  “讲最想讲的话,说最困难的事,提最迫切的需求。”会上,广元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峰的一席话,很快将现场气氛调动起来。

  座谈会现场

  “民营医院盈利能力弱、办院成本高昂等问题,一直是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中的‘顽症’,同时医疗技术和人才与公立医疗机构存在差距,也是制约我们成长的关键因素……”川北糖尿病医院院长吴剑第一个举手发言,在他的带动下,多家民营医疗机构代表畅所欲言,希望能够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组织学术交流、查房带教等活动,促进医疗资源下沉,连通双向转诊通道。

  “治病重要,治未病更重要,但治疗不管什么病,医药质量都是重中之重。”“我市虽有不少的三甲医院,但医疗技术水平与国内一线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应该在人才引进、专家院士合作上下功夫。”与会人员纷纷为卫健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时不时还穿插着提问与解惑。

  座谈会现场

  据了解,今年以来,广元市卫健委聚焦卫健行业营商环境“堵点”“难点”,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改善医疗服务、强化医疗服务监管、深化疫病防治五个方面下功夫,助力全市营商环境向上向好,为推动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广元市卫健委已梳理了对外(企业、医疗机构、办事群众)40项服务事项,提升审批效率,取消无谓证明,审批服务事项时限缩短比例83.26%,审批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100%、“最多跑一次”率100%、办件覆盖率100%。同时依托医疗三监管等平台构建长效监督检查机制,每季度开展医疗“三监管”发现问题线索核查处理,全市已接入240家医疗机构,共核查问题线索2727例次,认定问题线索30例次。

  会议现场,广元市卫健委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正式宣布并实施。这十条举措主要包括:加强主体责任落实、深化政务信息公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健全政企沟通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规范涉企执法监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深化行业作风治理。

  “医疗服务更有温度,政务服务更有速度,综合监管更有柔度,行风作风更有亮度,安全稳定更有广度。”刘峰分享了五个“度”,他给出了工作思路——聚焦“满意”标准,在敢担当善作为中出实招,见实效。

  在提升医疗服务方面,实施市级医院品牌建设行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和医疗服务改善行动。着力提升“医在广元”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及区域影响力;通过“千县工程”“优质服务基层行”等,提高县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以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就诊能力。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大力改善医院就医环境,逐步构建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在政务服务提速方面,提升办事窗口和工作人员效率,紧盯服务事项,全面梳理涉企、为民服务事项,提高服务质量,多帮助企业和办事群众切实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在行风作风担当方面,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进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

  在综合监管和安全稳定方面,深入经营主体,做好隐患排查和化解,变“被动监管”为“主动服务”。在执法过程中,严防以罚代管,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工作,进行跟踪回访,引导、督促其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履行义务,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

  “营商环境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刘峰表示,广元卫健系统将持续“聚焦民生,温暖民心”,围绕群众业务诉求,在优质高效服务上改革创新、在提升工作质量上齐发力,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全市人民做好坚强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大众满意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