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崇文未来学校迎来第一批新生,书院般的校园让学生直呼不够看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高琳芳

  8月31日,杭州一所崭新的学校——杭州市崇文未来学校,正式迎来了第一批新生。

  学校位于上城区望江街道,地处近江路、望北路、望清路交叉处。

  从建设开始,这所学校就已经备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融合了新中式风格和现代元素的建筑风格。

  

  比如,屋顶借鉴了江南民居院落的坡屋顶设计,通过翘曲的屋面形成柔美的建筑曲线,同时运用徽派建筑的山墙设计,立面呈现出中式传统书院氛围。

  开学第一天,有一年级的新生惊叹学校太美了:眼睛都不够看!

  

  开学第一天,学生收到了学校精心准备的船票

  一大早,家长们陆续把孩子送到了学校。

  看着全新的高颜值校园,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欢笑与期待,校园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6岁的陈玥而是一名一年级的新生,成为一名小学生,让她觉得既开心又期待。

  早上,都不用爸爸妈妈叫她,自己就乖乖起床了。带着早已收拾妥当的书包来到学校,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

  “我们学校真的太漂亮了,和我想象中有很大的区别,感觉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到处都想看看。”陈玥而俏皮地说着她的感受,脸上始终挂着笑意,性格开朗的她,很快就和同学们玩到了一起,她说,希望可以在学校里交到很多好朋友。

  

  据了解,崇文未来学校一共设有小学六个年级,目前招生的是1到3年级的学生,其中,一年级有8个班级,二三年级各有5个班级,总的学生是620人左右。

  在全新的校园,学生们一入校就收到了学校精心准备的新学期礼物——“崇文未来号”船票。

  

  “未来号”驶向的第一站就是底蕴深厚的书院历史。

  孩子们拿着“船票”,游过北大门舒展的崇文卷轴,并在校园各庭院学习中心寻根打卡,留下笑脸照。最后,驻足校园庭院的曲院风荷港湾,以“崇文舫课”的形式共唱校歌,寻根崇文书院历史,重现曾经“湖上舫课”的历史画面,凸显书院文化气质。

  

  “我们的校园建筑古色古香,书院气质满满,包括我们的课程中,也是开发了‘书院课程’,和和整个校园的气质相得益彰。”崇文未来学校校长鲁哲清说,“书院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依托,包含书香、国学、礼乐等,强调课程的基础性,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其文化传承和现代素养的协同发展。

  此外,学校还设有“未来课程”,以拓展性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为依托,注重科创素养培育,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包括文化创想、艺术创作、科技创新、生命创造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课程。

  

  步入门厅,迎面而来的是浓厚的书院气息,江南韵味直接拉满

  再来带大家好好看看这座学校有多亮眼吧。

  杭州市崇文未来学校的校园建设根植于崇文舫课、曲院风荷等经典校史场景,白墙飞檐式的主体建筑与江南庭院式的室外景观相得益彰。

  

  步入门厅,迎面而来的是浓厚的书院气息,活字印刷与中华百家姓相结合的设计,让大家仿佛穿越回悠久的历史长河。

  

  学校分为东、西两个区块。其中,学校的主体区域位于西区块,并带有一个环形运动场,与环形跑道环绕的教学楼相得益彰;东区块则分为学术交流中心大楼、风雨操场,两个区块通过连廊巧妙相连。

  教学楼共有4层,不仅包含普通教室,还设置了专用教室、教师休息室、辅导室、共享空间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空间;8层的学术交流中心则是展示和办公的主要场所;风雨操场及两层的地下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和功能空间,包括排球场、篮球场、食堂、图书文化中心、科技创客中心等。

  闲暇时刻,学生将依据自己的喜好散入这些场地,或自主学习与阅读,或快乐玩耍与游戏,或亲近同伴与老师……

  

  学校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新中式风格和现代元素,将充分展现江南韵味。

  比如,屋顶借鉴了江南民居院落的坡屋顶设计,通过翘曲的屋面形成柔美的建筑曲线,同时运用徽派建筑的山墙设计,立面呈现出中式传统书院氛围。

  在色彩搭配上,建筑主体以黑、白、灰为主,期间点缀着咖啡色格栅,与周边望江新城的城市风貌相协调。不仅彰显了建筑的现代感,还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为校园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鲁哲清说,崇文未来学校以“办一所具有书院气质,面向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做适合每一个儿童成长的未来教育”为办学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培养“有道德、会学习、爱生活、乐交往、能创新”的新时代未来少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