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春潭街道二小:春风化雨润桃李 培根铸魂育新人

  安龙县春潭街道第二小学于2019年春季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为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配套建设的学校。今年9月,新学期入学学生771人,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仡佬族等10余个民族,少数民族占51%。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主线,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高尚师德师风,着力培育立德树人、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绿色文明、爱心呵护的校园文化,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旗下的教育。

  国旗下的教育。

  立德树人铸灵魂

  优秀的品德是学生成长的灵魂。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以德育人”为根本,坚持“学校无小事、时时在教育”的理念,围绕“五旗、五徽、五认同”(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国徽、党徽、军徽、团徽、队徽;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寓思政、德育于教学之中、管理之中、活动之中,重点从“学做人”抓起。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深入推进树立理想信念、报效祖国、感恩教育,将梦想、感恩、自信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提高品德素养。强化立德精神支柱,用富有特色的精神鼓舞人,用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熏陶人,树牢各民族师生“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

  传授民间武术。

  传授民间武术。

  文化建设强素质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精心打造文化长廊、展板橱窗、英雄文化墙等,营造“楼道墙壁会说话、校园处处都育人”的环境,让以文化人、以文塑人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抓住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庆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成立声乐、乐器、舞蹈、美术、书法、武术等20余个文化社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文化“自助餐”,实现活动精品化、推动示范化、宣传普及化,使学生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促进各民族学生在活动中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认真读书。

  认真读书。

  书香校园促兴趣

  阅读是思想之母。加强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促使学生置身书香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在学校开设阅览室,班级设读书角,使之成为学生最喜欢去、最愿意去的地方,营造“读书成就人生、学习充满乐趣”的学风。推动“全员阅读+”读书活动,深入开展经典阅读,将阅读不断引向深入,让学生阅读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道风景线。打造“小书童”阅读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激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阅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最是书香能致远。用书香美丽校园,用书香润泽学生。

  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

  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

  绿色文明美环境

  倡导绿色文明,用绿色文明美化校园。培养学生养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特色精品校园,融铸绿色和谐意识,学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环境的习惯。利用学校劳动教育基地,每周开展一次劳动教育课,三至六年级每班负责一块劳动园地,根据不同季节种植适季的蔬菜、花卉等,建成“示范劳动教育基地”,打造绿色校园。净化校园环境,把学习良好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学生保洁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

  爱心呵护助成长

  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开展家长“爱心·助学”活动,打造爱心校园。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同盟军,通过不断提升家校服务理念,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过程中,拓展学生生活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家长与学校合作更多元、更默契。依托家长学校,共同把脉学生成长过程的新问题,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开启教育的启迪之旅。成立“父母爱心团”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组建“伴孩子成长”教师关爱团,关心关爱离异、单亲、留守儿童,用“爱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要恪尽职守,潜心育人。做好学生筑梦、追梦、圆梦的引路人,把春潭二小办成教师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社会安心的人才辈出新型学校。”春潭街道第二小学校长张普秀动情地说。(文/陈湘飚 图/张普秀)